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所上的《在大熊猫的故乡》、《詹天佑》、《我盼春天的荠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盘古开天地》等课,都能根据不同课文特点采取不同的词语教学策略。20xx年第6期,《小学语文教师》刊登了朱文君老师所写的关于我的词语教学赏析的专题文章,得到了不少老师的认同。
最近,我开始探索如何让语文课既简约又丰满,我着力在如下方面做了出了努力与尝试:第一:精简目标,让每一个环节慧意玲珑;第二,精简问题,给学生以探究的广袤天空;第三,精简环节,让每一次预设都绽放无限精彩;第四,
精简手段,让语文因朴素而优雅。无论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我力求让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着眼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不是如何吸引听课教师的眼球。一些朋友们反映,我的语文课花招少了,语文味浓了。当然,我知道,这是大家对我的勉励和期待。我绝不会当真,更不会沾沾自喜。
语文的路还很长很长,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继续朝前走,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追逐的梦……
王崧舟《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
地点: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四楼会议室
人物:“张化万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首期学员及跟读学员共30人
事件:王崧舟老师报告会
主讲: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
主持:张化万老师
一、引子
王崧舟老师在《人民教育》20xx年第7期发表文章《剑气合一
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是从教20年来比较系统、理性的心路历程的总括。
二、与北京《教育信息报》记者的谈话
问:您是怎样走上教师岗位的?一开始你想当教师吗?如果不当教师,你会做什么?
答:稀里糊涂
叙事:1981年初中毕业,改动出生年月后报考中专,并被诸稽师范入取。三年普师毕业时19岁。报考师范的原因:家里穷、负担重、师范毕业生没有就业压力。1984年分配到上虞师范附小任教。自己认为天生是当教师的命。
问:回忆你从教经历?哪一个阶段最重要?哪一件事让你感觉最成功?哪件事情令你最失落?
答:生命就是一条河,没有哪个阶段最重要,也没有哪个阶段不重要。
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
1、1985年,参加工作才一年,多次被评为上虞、绍兴市教坛新秀。
用“中心突破法”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差点评上浙江省教坛新秀。
体会:教学经历,教学经验很重要,但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勤于思考,同样能获得成功。
2、1991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加绍兴市阅读教学赛课活动,但市教委直接推荐参加浙江省首届阅读教学大赛,由于心理压力特大等因素导致发挥失常,仅获得三等奖,成为滑铁卢。但事后才知道:上课所任教班级,被中途抽换。
体会:不管什么学生,都不是推卸责任的原因,此事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
3、1998年,32岁时经补报后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成为全省最年青的特级教师。
1998年10月 应邀在浙大任教《万里长城》,一炮走红,第一次体会到受宠若惊的美妙感觉。
4、20xx年,在上海浦东参加庆祝《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活动,应邀任教《一夜的工作》,课后台上台下一片哭声,令自己终身难忘
,同时感到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体会:真正进入诗意语文的境界,达到人课合一的高峰体验 ,从此树立了语文的人格图腾。
5、20xx年,在江苏无锡
参加全国第一届中华诗文诵读大赛,任教《长相思》(作者:那兰性德)。在没有教案的情况下走上讲台,却成就了“诗意语文”的经典之作,是古诗文教学的另一座高峰。感觉不是我在上课而是课在上我
。
准备:写了文本戏、搜集到所有能找到的鉴赏文章、深入研究那兰性德生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