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分享]我和我追逐的梦(张祖庆 王崧舟 等等)» 正文

[分享]我和我追逐的梦(张祖庆 王崧舟 等等)

[10-05 22:04:15]   来源:http://www.suxue6.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822

概要: 我在山区中学这一年的创新正是因为环境宽松,因为对于那里的领导来说,我是个支教老师,我是一个客人,是城里来的老师,因此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其次,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没有城里家长那样事无巨细,由于自身水平上的原因,对老师采取的也是信任依赖的态度。因此我开始模仿性地开始教学实践。感谢这一年,在实践中,我养成了一点创新的习惯和姿态。因此,回到城里之后,我的创新从没间断过,尽管这让我很痛苦。(从尝试学法指导——《少年聂耳》到尝试诗化教学——《鸬鹚》到尝试自主学习——《食物链饲养场》 到尝试块状教学——《惊弓之鸟》到尝试解构主义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到挑战说明文教学——《麋鹿》到尝试不完满文本教学——《母爱》) 4.我想说的第四句话是课程比课堂重要得多,有魅力得多。 在初中的这一年,我实在没有在具体的课堂上投入太大的精力,我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在设计整个学期的课程。但我感觉学生的进步特别大,跟我的感情特别好。 那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
[分享]我和我追逐的梦(张祖庆 王崧舟 等等),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我在山区中学这一年的创新正是因为环境宽松,因为对于那里的领导来说,我是个支教老师,我是一个客人,是城里来的老师,因此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其次,农村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没有城里家长那样事无巨细,由于自身水平上的原因,对老师采取的也是信任依赖的态度。因此我开始模仿性地开始教学实践。感谢这一年,在实践中,我养成了一点创新的习惯和姿态。因此,回到城里之后,我的创新从没间断过,尽管这让我很痛苦。(从尝试学法指导——《少年聂耳》到尝试诗化教学——《鸬鹚》到尝试自主学习——《食物链饲养场》
          到尝试块状教学——《惊弓之鸟》到尝试解构主义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到挑战说明文教学——《麋鹿》到尝试不完满文本教学——《母爱》)
         
          4.我想说的第四句话是课程比课堂重要得多,有魅力得多。
         
在初中的这一年,我实在没有在具体的课堂上投入太大的精力,我所有的精力和智慧都在设计整个学期的课程。但我感觉学生的进步特别大,跟我的感情特别好。
         
      那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课程的层面去看待我们的课堂。简单地讲,就是不要一味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所谓听说读写的均衡安排、起承转合的课堂结构)。其实适当地让学生听40分钟、读40分钟、演40分钟……不是很正常的吗?不要让一堂课负载太多的任务。不追求一堂课的精益求精,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如何统筹安排一个学期的课程。
      我们的眼里除了具体而微的课时目标,更要有宏观的学期目标甚至年段目标学段目标。
          我们每一个老师的终极目标是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本校本教材、网络社区的探索、社团的建立 、“迷你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
         
      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看到获得美国基础教育最高教育勋章的是一个臃肿的胖胖的中年华裔妇女。我凭直觉可以断定她没法上出我们所界定的意义范围内的“好”的课,她的课肯定不是很精细很“预设”很歇斯底里的,她的贡献在于她为孩子构建了“课程”,她读书给孩子听,她带孩子们做研究,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她开发了一系列的评价手段……所有这一切都是她系统规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毫无目的一时兴起的。
          其实,在我们熟悉的人当中,很多人都在构建课程,但我们的目光总是聚焦在他们的课堂。
          我最崇敬王崧舟老师的是他作为校长对自己学校“新成功教育”体系的构建,让你叹为观止。
         
      我最感动于窦桂梅老师的,是她PPT上和学生做游戏编作文集安排采访作家的那些图片,这让我联想到很多,还有李镇西,还有大鼻子教授李白坚等,还有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倡导无分数教育的……。我在初中这一年所做的一切也让我感受到了构建课程的乐趣与魅力。

 第三至五年
          等待:一个无奈下的积极概念
          能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赋
          随时随地寻找“教你”的师傅
          什么是技术主义和操作主义?
          公开课与常态课的不同视界
          1.也谈公开课的招数。
          2.基于常态也反思公开课招术。
          3.也谈公开课招术的变异。
          4.我的观摩课四不政策:我要逐渐摆脱我曾经引以为豪的招术。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思考
          1.多作本源性思考。
          2.多作两难性思考。
          3.多作现实性思考。
         
          1.等待:一个无奈下的积极概念。
         
      2000年,我回到临平一小。三年内无大事,上了一些校级公开课。在这三年里,我上了很多学校的研究课。但无论如何我怎么也冲不出学校。那时我想如果我能上一节片级公开课,那该有多好啊!如果我能认识一下区教研员,那该多好啊!那市教研员又长什么样啊?省教研员,在我脑海里根本没有形象概念。我一直在寻找机会,后来实在是觉得前途渺茫,于是又想另辟蹊径:(1)曾经想改行当写字老师。(2)曾经努力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些突破。(3)曾经想当计算机老师。(4)曾经想当科学老师。曾经两次写信给一位当时我所崇拜的青年名教师写信。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于是,我就静下心来看书,看书,不是为了考试而看书,不是为了设计教案而看书。那几年我买了近40000元,什么书都看。现在回过头来想等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等待是一次安全的积累,等待是大学,是研究院。这为我所谓的后面的发力埋下了一个伏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