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崭新每一天——张祖庆教学耕耘录» 正文

崭新每一天——张祖庆教学耕耘录

[10-05 22:04:15]   来源:http://www.suxue6.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798

概要:文 章www.suxue6.com font size="6">崭新每一天——张祖庆教学耕耘录 www.suxue6.com74 盘点我的20xx 走上教育岗位已经快满16年了,细细回想,没有哪一年的经历比得上20xx年的丰富多彩。与论坛亲密接触;课堂实录引发争议;举家调离生我养我的故乡;一次又一次的痛并快乐着的磨课上课;随笔论文陆续见诸刊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经历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思索……20xx,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记忆与回味,就让我细细盘点,为自己做个备份吧。 1.从相见恨晚到一网情深 20xx,对我来说,最值得提及的是我与教育论坛的亲密接触。第一次与人教小语论坛匆匆邂逅,是为了寻找王崧舟老师的《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04年的5月1日,我在“石头老师”的帖子里,找到了王老师的实录。看了之后,我想回复几句,于是随便注册了一个网名——“温岭祖庆”,这一注册,也拉开了我与“小语论坛”恋爱的序幕。后来,我读了贝壳的泪的《课堂实录大荟萃》,看到其中有和我一起上过课的...
崭新每一天——张祖庆教学耕耘录,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文 章www.suxue6.com
font size="6">崭新每一天——张祖庆教学耕耘录
www.suxue6.com74

  盘点我的20xx
      走上教育岗位已经快满16年了,细细回想,没有哪一年的经历比得上20xx年的丰富多彩。与论坛亲密接触;课堂实录引发争议;举家调离生我养我的故乡;一次又一次的痛并快乐着的磨课上课;随笔论文陆续见诸刊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经历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思索……20xx,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记忆与回味,就让我细细盘点,为自己做个备份吧。

      1.从相见恨晚到一网情深

      20xx,对我来说,最值得提及的是我与教育论坛的亲密接触。第一次与人教小语论坛匆匆邂逅,是为了寻找王崧舟老师的《一夜的工作》课堂实录。04年的5月1日,我在“石头老师”的帖子里,找到了王老师的实录。看了之后,我想回复几句,于是随便注册了一个网名——“温岭祖庆”,这一注册,也拉开了我与“小语论坛”恋爱的序幕。后来,我读了贝壳的泪的《课堂实录大荟萃》,看到其中有和我一起上过课的孙双金、薛法根等老师的精彩实录,于是我未加多想,把自己刚刚在“西湖之春”——全国新教材教学观摩会上的《詹天佑》实录粘了上去。后来网友“观棋不语”将我的《詹天佑》转到“教育在线”。之后,就是关于《詹天佑》的长达一个多月的争论。这段日子以来,我关注着《詹天佑》的命运,关注着大家对《詹天佑》的评价,回的帖子也不多,即便有,也是围绕《詹天佑》提出的正面回应——当然也有些为自己辩护的意味。后来,《詹天佑》争论逐渐淡下去了,我渐渐喜欢上了这里浓郁的学术氛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我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帖《常识性课文如何上得有情有趣》,帖子得到了斑竹的呵护与大家的关注,我的兴趣更浓了,干脆拉开架势,在“教海拾贝”开辟了随笔专栏〈沉淀平凡的岁月〉,耕种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小园地。

      在小语论坛最值得怀念的时光是和大家一起畅所欲言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纷纷就某个话题展开争论,这个时候,往往是收获最多的。受到大家的感染,初出茅庐的我也会勇敢地跳进去,谈些自己的想法。以至于后来犯了辩瘾,隔三岔五地和人辩上几句。后来,我连续发了三个话题,挑起了纷飞的“战火”,一时间唇枪舌战,剑气森森。当然我们并没有因为辩论而伤了和气,反而不辩不相识,特别是在和冰雁、严文、论语、笨鸭子等的辩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参与辩论的那段时间,我一直以为是我在人教收获最多的。当然,关于辩论,我也有心态不当的时候,记得8月份,我的《登山》一课再度引发争议,争议是我自己主动挑起的,我将课堂实录帖在人教和教育在线后,引起了铁皮鼓和看云的注意,铁皮鼓更是将课批得体无完肤。当时,我真的有些不服气,于是在人教搞了个“火线征兵”,让人教的网友帮我去对付对方,以致于有些网友为了帮我而言辞过激,弄得铁皮鼓和看云再也不参与发言。其实,我将实录发上去,不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声音吗?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主动在人教另开一帖,请大家继续讨论。后来教育在线的老专家王小春老师就《登山》一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细读了王老师的发言,很认真地回答了他的质疑,双方你来我往,交流了三个回合。与王老师的对话,我是很真诚也是很认真的,收获也是很多的——后来我和阿牛一起整理了一个反思的东西《意义,在于争议》(文章被某家杂志选中待发)。是的,争议的意义,在于争议的本身,而一旦我们陷于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之中,任何声音都会觉得逆耳,这个时候,人也就失去了继续进步的可能。感谢论坛,让我能坦然地面对不同的声音。
      也许是天道酬勤,也许是各位斑竹对我如此痴迷的“同情”与厚爱吧,我的好多帖子被他们嘉奖为“精华”。现在看来“精华”纯粹是虚拟的奖励,但是就是这小小的奖励,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地发帖子。

      当然,我也曾经产生逃离论坛的念头。因为我用自己的实名注册,我们市有些老师经常关注我在网上的动向,因而感觉十分不便。加上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凡事很要强,总以为我是温岭祖庆,我就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发帖的质量,就这样我陷入了自己挖的心理陷阱里。是冰雁斑竹鼓励我要坚持,没有必要悲壮地和论坛告别,“希望看到一个更阳光的祖庆”。就这样,我“起死回生”,开始了所谓“自传”的写作。至于“自传”,现在回想起来真有些自我宣传的味道,只是罗列了教书生涯中的值得记忆的一些时刻,更多的成长经历,没有从思想的高度去概括,也因此有个网友说“比较无聊”。是无聊也好,是宣传也好,毕竟成为过去时态,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去编辑修改这些文字。就让这些我曾经用心敲打也许有些幼稚的文字,留驻我上网之初的纯情与对论坛的痴爱吧。我想,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论坛有那么一份美丽的回忆的。

      调到杭州后,我在教育在线我以“万壑松”的网名开辟了个人的随笔专栏《不是芦苇,无风也思索》,开始了新的耕耘,上小语论坛的时间相对少了。当然,我也时时“潜水”关注,碰到有所感触的帖子也简单回复。

      关于论坛,我始终觉得是我人生的个转折点,它在开阔了我的眼界,结识了许多真诚的朋友——曾阿牛、贝壳的泪、清风荷韵、我爱语文、阿远、民一等一大批有思想的老师,使得我的语文教学观念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是的,是论坛使我逐渐走出了狭小的天地,论坛还带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04年下半年,我在《教师之友》《语文教育通讯》等各类杂志上发表了六篇论文和随笔,有三篇于05年待发——这些文字都是在论坛发帖的基础上整理的。

      当然,对于上网,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注册以来,我在论坛上度过了太多太多的时间,这些时间,有时的确是在思考问题,但更多的时间是在白忙乎,有些帖子和随笔没有多大思考的价值,纯粹是为了发帖而发帖。在网络上泡的时间多了,静心读书思索的时间肯定少了——论坛,有时也让人浮躁。曾经有好几次,我信誓旦旦地给自己定下个规矩,每周上网不超过6小时,但是每当面对网络,便情不自禁地忘了自己的誓言。仔细盘点自己,这大半年潜心所读的书,真的不多。网络上的东西的确是比较前沿,但是有些文字也许只需要浏览就行了。提高自己,还得读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籍。上网和阅读应该是每一个教师提高自我的两翼,不可偏废。上网时间过多,还有一个弊病,就是和身边的朋友以及家人之间的沟通少了,有时候甚至严重影响自己的睡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崭新每一天——张祖庆教学耕耘录》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