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香菱学诗》:教育学的解读(黄行福)» 正文

《香菱学诗》:教育学的解读(黄行福)

[12-26 15:38:32]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954

概要:学生懂的,老师不讲。香菱学诗,她有一定的基础。按照现在很多老师的做法,就会从头开始,把诗的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全部倒给她,不管学她意不愿意接受,更不管她是否已经拥有了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既浪费了香菱宝贵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她的学习。还会影响了教师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林黛玉并没有这样做,她只讲香菱不懂的,不讲香菱已懂的。她并没有从诗歌的起源乃至格律说起,而是针对性地讲解香菱自己不懂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能不成学业有成,取决于自己本人,老师的作用仅在于引领与组织,而不是包办一切。黛玉就是这样,她并没有过多的详尽的讲述,总是三言两语,讲在要害处,说在关键处。她对香菱写的诗歌的指点,也是简简单单几句话。例如林黛玉在阅读了香菱写的地首诗后,“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态度和蔼,亲切,话语也不多,但都说在点子上,说在关键处,让人一听就明白。这样的指点,要言不烦,香菱一听就懂,一听就明。好老师都有一个特点:降低学习难度。林黛玉也是这样。香菱第一次提出要拜林黛玉为师时,黛玉笑道:...
《香菱学诗》:教育学的解读(黄行福),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学生懂的,老师不讲。香菱学诗,她有一定的基础。按照现在很多老师的做法,就会从头开始,把诗的有关知识一股脑儿,全部倒给她,不管学她意不愿意接受,更不管她是否已经拥有了相关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既浪费了香菱宝贵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她的学习。还会影响了教师在她心目中的形象。

林黛玉并没有这样做,她只讲香菱不懂的,不讲香菱已懂的。她并没有从诗歌的起源乃至格律说起,而是针对性地讲解香菱自己不懂的。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能不成学业有成,取决于自己本人,老师的作用仅在于引领与组织,而不是包办一切。黛玉就是这样,她并没有过多的详尽的讲述,总是三言两语,讲在要害处,说在关键处。她对香菱写的诗歌的指点,也是简简单单几句话。例如林黛玉在阅读了香菱写的地首诗后,“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态度和蔼,亲切,话语也不多,但都说在点子上,说在关键处,让人一听就明白。这样的指点,要言不烦,香菱一听就懂,一听就明。

好老师都有一个特点:降低学习难度。林黛玉也是这样。香菱第一次提出要拜林黛玉为师时,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欣然接受。她还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说得十分轻巧,既没有摆架子,也没有顾弄玄虚,只是平平淡淡的讲述,“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一下子就降低了学诗、作诗的难度,让香菱容易接受,不至于产生一点为难情绪。这是很重要的。实际上,越是专业精深的老师,越容易把复杂的内容通俗、简单化,让人一听就明白。相反,越是专业生分的人,越容易把内容复杂化。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自己就不怎么懂,就只好搬出一大套名词术语来糊弄人,把人搞糊涂。林黛玉接下来的那几话句话,看似简单,却是包含着她本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不是达到一定水准之人,根本就抓不住诗歌要领的。“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多么简洁明了的讲解。实际上,这就是学诗、作诗的关键。林黛玉正是讲在关键处,让香菱这位学习者听了不感糊涂。

当香菱提出疑问:“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的回答是很有见地的:“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样的答疑,简洁明了,抓住了要害,把立意放在首位,充分肯定了内容的决定性作用,让香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掌握了诗歌的内在密码。

指导香菱阅读,也是这样。她没有把自己所阅读过的有关诗歌方面的书籍,全盘端给香菱,而是有选择地指点阅读门径。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这一指点,其实就是指点学诗的门径,学诗的路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按照林黛玉的观点,其实还有一个学什么,学得如何的问题。捡到篮子里的并非都是菜,还是存在一个选择问题的。这个时候,老师的指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香菱后来的学习历程来看,她就是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引,一步一步走下来的。从她学习的结果来看,收获也是颇大的。

“教师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这样强调过。没有学生,就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同样没有教育。但是,教师的作用怎么发挥,怎样体现,却是一门学问,是有讲究的。林黛玉虽然不是专业教师,但她的指点是很有效的。她主要是针对香菱的疑惑,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几乎句句说在点子上,答在关键处。

素质越高的教师是否就越懂得怎样指导学生?非也。专业素质高,并不意味着“教”得越好。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大观园里,她也是海棠诗社的重要成员,是诗社中文采最为突出的成员之一。她虽然没有进过什么师范院校的专业训练,也没有参加过什么诗歌教学的培训,但她却懂得怎样才能教好他人,怎样教得有效。所谓的“能者为师”中的“能者”,既指专业素养方面的,也指懂得怎样教会他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