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混沌”出来的“清晰”——反思《社戏》教学内容的确定(李永红)» 正文

混沌”出来的“清晰”——反思《社戏》教学内容的确定(李永红)

[12-26 16:15:58]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274

概要:《社戏》是经典名篇,长期教学实践锤炼出适合自己的两种教学思路。一种是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为抓手,引导学生回溯观看社戏部分,在比较中得出矛盾结论:那夜的豆并不好吃,特别是戏看得人恹恹欲睡;但文章结尾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围绕这一关键矛盾,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寻找根据,理解内容,感悟生成。另一种是围绕小说三要素,设计三个关涉理解运用的操作性问题达成对小说的理解。这三个操作性问题分别涉及环境、情节、人物,它们是:第一:撰写平桥村简介; 第二:构画情节发展图或概写社戏故事; 第三:拟写平桥人物榜或撰写人物颁奖词。 无取舍“混沌”迷乱2012年4月10日,我再次教学《社戏》。和以往有所不同,我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阅读后的初步理解,尝试提出引导学习走向深入的问题。初读课文处理字词后,学生自主思考并小组讨论后交流,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结尾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文章题目叫《社戏》,课文却有很多没写“社戏”的内容,为什么?学生提...
混沌”出来的“清晰”——反思《社戏》教学内容的确定(李永红),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社戏》是经典名篇,长期教学实践锤炼出适合自己的两种教学思路。

一种是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为抓手,引导学生回溯观看社戏部分,在比较中得出矛盾结论:那夜的豆并不好吃,特别是戏看得人恹恹欲睡;但文章结尾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围绕这一关键矛盾,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寻找根据,理解内容,感悟生成。

另一种是围绕小说三要素,设计三个关涉理解运用的操作性问题达成对小说的理解。

这三个操作性问题分别涉及环境、情节、人物,它们是:

第一:撰写平桥村简介;

第二:构画情节发展图或概写社戏故事;

第三:拟写平桥人物榜或撰写人物颁奖词。

无取舍“混沌”迷乱

2012年4月10日,我再次教学《社戏》。

和以往有所不同,我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阅读后的初步理解,尝试提出引导学习走向深入的问题。

初读课文处理字词后,学生自主思考并小组讨论后交流,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了怎样的人物?

结尾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

文章题目叫《社戏》,课文却有很多没写“社戏”的内容,为什么?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小说的故事、人物、主题,二是对课文矛盾之处的质疑,包括对题目和最后一句话的疑惑。

我顺势就将两种教学思路杂陈呈现,给学生盛上一餐“大杂烩”,让学生根据喜好进行选择学习。

选择任务一:引导性问题。

鲁迅文章常有看似矛盾的语句,抓住这些矛盾语句,就抓住了文本解读的牛鼻子。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社戏》全文最后一段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深入研读文本后思考:豆好吃吗?戏好看吗?请结合看戏部分具体阐释,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选择任务二:操作性问题。

我们要善于将学习内容转化成语言实践运用的活动,这是语文学习的有效之法。请根据课文内容,从下面的实践活动中任选一项进行语言实践:

第一:撰写平桥村简介;

第二:构画情节发展图或概写社戏故事;

第三:拟写平桥人物榜或撰写人物颁奖词。

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没有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是很难处理好的。我选择让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后,以日记的方式来梳理和明晰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接下来的第二课时,主要进行对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

对第一个引导性问题,主动交流的两个学生都只从一二处阐释了豆不好吃,戏不好看,很不充分。对为什么这样说的理解,都没有从文本中找依据,仅从生活体验的角度解释人类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再度叙写时,记忆会对这些人事景物镀上一层金色,过往经历会变得美好温馨浪漫,充满美好的色彩。

遗憾的是,再没有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问题解决的路径暂时屏蔽不通畅了。我只好被动转入对操作性问题的交流。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