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唐雎不辱使命》集体备课札记» 正文

《唐雎不辱使命》集体备课札记

[12-26 15:37:28]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742

概要:3.2011教案把“积累语言”这一块放在了第一课时的后面。这样做,出于这样几点考虑:一是作为本节课的一个小总结;二是在前面一个“读讲活动”后,来一个比较“静”的活动,有动有静;三是为下节课研究语言做强有力的铺垫;四,如果像2006那样接着赏析对话,把积累放到课的结尾,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赏析对话”这比较厚实的一部分内容将横跨两课时,即第一课时的尾和第二课时的头。没有了现在课时的结构美。总之,2011教案“积累语言”板块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在备课上,这一部分2011教案是非常详实的,进行了实例列举,非常扎实,教师的研究非常深入;2006教案则比较条框化,不利于高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4.第一课时结尾时安排了一个课外学习活动:“请找出本文中与下面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句子来,并解释下面这些成语。”2006年教案没有这个学习内容,相比而言,2011年的教案教学内容是比较充实的,活动是非常充分的。此活动意在教学生联系旧知与新知,激活学生已有的现代白话的语言学习经验,去理解、积累文言词句。这对我们日常的文言文教学而言,应是一个创意。5.在分析人物形象、赏...
《唐雎不辱使命》集体备课札记,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3.2011教案把“积累语言”这一块放在了第一课时的后面。这样做,出于这样几点考虑:一是作为本节课的一个小总结;二是在前面一个“读讲活动”后,来一个比较“静”的活动,有动有静;三是为下节课研究语言做强有力的铺垫;四,如果像2006那样接着赏析对话,把积累放到课的结尾,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赏析对话”这比较厚实的一部分内容将横跨两课时,即第一课时的尾和第二课时的头。没有了现在课时的结构美。总之,2011教案“积累语言”板块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在备课上,这一部分2011教案是非常详实的,进行了实例列举,非常扎实,教师的研究非常深入;2006教案则比较条框化,不利于高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4.第一课时结尾时安排了一个课外学习活动:“请找出本文中与下面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句子来,并解释下面这些成语。”2006年教案没有这个学习内容,相比而言,2011年的教案教学内容是比较充实的,活动是非常充分的。此活动意在教学生联系旧知与新知,激活学生已有的现代白话的语言学习经验,去理解、积累文言词句。这对我们日常的文言文教学而言,应是一个创意。

5.在分析人物形象、赏析人物对话上2011备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把玩,且手法多样。原来的备课只是让学生理解本文中唐雎与秦王进行了几次对话,分别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针锋相对的对话的,感受人物的性格。我们看,这其实还是在重走“写了什么”的路子,在老教案的第一板块“朗读”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怎么样深入一步,使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再向前推进一步呢?2011教案不再局限于浅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咀嚼语言、体会语言怎样表现了人物、比较揣摩体会表达技巧的妙用(“秦王怫然怒”一段)等,用这些实实在在的“言”来印证个性鲜明的“文”,使语言文字在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比较而言,这样的备课能切切实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它符合我们课题组高效备课研究的“归宿”意愿。

6.2011“外交风采”板块的设计。单独列一块,足见其在教学环节上的不可轻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领略古代这些政客策士们的外交风采,是“这一课”的一个学习点。2006年教案则把它放在了分析人物之后,当然也自有那样安排的道理。现在因为安排两课时教学,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谈这个问题,故单独成板块,并且和课外文段《晏子使楚》链接起来,强化了“外交口才”这一微型专题。还需指出的是,2006年的备课与2011年的备课虽然都是用了《晏子使楚》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但它们的作用是大不一样的。2006年备课,仅仅是作为本课的一个拓展延伸材料,让学生再了解一个唐雎式的人物——晏子而已。2011年的教案则充分发挥了这则材料的功能。除了具有2006年的作用之外,它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引入《晏子使楚》这段文言语料,不是机械地下达任务,而是把它恰当的、适时地引入到领略“外交风采”的学习板块之中,印证了古代使者说话常常“话中有话”“委婉有力”的特点。同时也是落实在文言中学文言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备课研讨,我们对于文言文备课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那就是:

高效备课,要找准文本“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高效备课,要关注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恰当的教学推进方式。

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就是在“文”和“言”中来回穿梭的过程。

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要有丰富扎实而又内蕴的教学内容,以及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设计。

上一页  [1] [2]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