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苦情”探微
石礼义
《古文观止》对《陈情表》的评价为“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悲恻动人者,悲情也。苏轼则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下泪”,亦言悲伤之情也。的确,《陈情表》整篇文章饱含浓浓的悲伤之情。这是从接受者(读者)的角度来说的,倘若换从创作者角度来考察,我们不难看出李密在《陈情表》中所流露的是“苦情”,而且这种苦情包含有丰富的内容。
苦情首先源于李密的苦难不幸身世。这种苦难我概括为六大不幸。其一,幼年丧父。李密出生才六个月,其父就已去世,李密成了一个孤儿(古代父死曰孤),在古代那样一个专制的男权社会里,一个从小就失去父亲的孩子是其人生最大的不幸。其二,母亲改嫁。父亲去世后,李密家庭生活日渐困顿艰难,在他四岁时,母亲何氏不堪生活的重压,抛家离子改嫁了。这对少不更事的李密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晴天霹雳。其三,幼年体弱多病。现在一般的孩子一岁左右就能独立行走,可李密九岁时都不能行走,这也许有夸大之词,但李密小时身体虚弱是实情。有遗传学为证。李密的父亲从小到大,身体一直虚弱不堪,他是抱着药罐子长大的,但最终还是儿子出世才六个月就病发身亡。另一方面,李密的体弱多病也说明母孙二人生活的艰难。其四,家门衰微。古代封建社会,门第宗法观念深重。可李密“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在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只有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了。其五,晚有儿息,李密年过不惑,在家还要教育幼子习文读书。。其六,亡国旧臣,地位卑贱。在蜀国时李密曾官至郎中、尚书郎等职,而今蜀国灭亡了,他仍苟活下来,沦落为亡国旧臣。按照古代一臣不事二主的贞节观念,这也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不幸。人生一大不幸即一曲悲歌。六大不幸齐集李密,构成了李密苦难人生的坎坷历程。可以说不幸贯穿了李密生命的始终。
苦归苦,情是情。李密进言,不是向晋武帝申诉苦衷,而是借苦情感动君王,让君王怜爱自己、从而成全自己的养刘之恩。所以从李密进言的角度看,其所言苦情应有三重含义,下面由外到内由表到里逐个分析阐述。
第一重含义:同情 它是最表象的东西,和“真理隔了两层”(柏拉图语)。任何读《陈情表》的人,都会对李密的悲苦身世深感同情。《古文观止》的“悲恻动人”,苏轼的泪落书卷,都是此义。苦情也自然含有同情的一面。但同情只是情感的表象,是最外面的一层,也是读者对苦难的固有之情,它和“真理隔了两层”,不是李密进言的初衷。李密进言,不是借表文向晋武帝一味地诉苦,其真实目的,应是借苦情之事感动皇上,以便让皇上理解自己供养祖母的拳拳之心。
第二重含义:感动 晋武帝感动的本源是李密的苦情与孝心。李密能够度过命运的苦海,遨游到今日,又得益于祖母的抚养,正所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可“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鸦尚知反哺之情,何况人呢?李密的孝心在当地已远近闻名。对于李密违抗皇命,”辞不赴命“的做法晋武帝肯定甚为恼火,哪有臣不听君的道理。可当《陈情表》送到朝廷,晋武帝展读过后,怒气全消了,反而被李密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他“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李密暂不赴诏,还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要发给李密赡养祖母的养老金。晋武帝由怒转为嘉奖,为什么?情为所动。什么情?李密的苦情。
感动是人物情感的外化表现,感动之后必是行动的赏赐。可以说它离真理又进了一层,就居住在真理的隔壁。
第三重含义:、怜爱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怜爱为“疼爱”。可见怜爱多是表示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疼爱,怜爱含有同情的一面,但它不是同情的全部。晋武帝相对于李密,一个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一个是地位卑贱的蜀国旧臣。在专制社会,君主就是权威,圣命不可为。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天下是一个人的天下,臣民只能对君王绝对服从。君王的权力,容不得半点亵渎。可李密倒好,“辞不赴命“,敢于向皇权说“不“。晋武帝容忍吗?不能。是李密不知道?不是。是文人恃才傲物之气?有一点点,但不是全部。违抗皇命的后果是什么?轻则伤己,重则诛灭九族。可李密一篇《陈情表》不但自己安然无恙,还让君王转怒为喜。为什么?自己的苦情和孝心打动了晋武帝。要知道晋武帝为什么为孝所动?因为西晋政权刚刚建立还不够稳固,他需要笼络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晋武帝推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是明证,而李密正好是孝的典型,他在当时又享有很高的声誉。于是晋武帝便对他产生怜爱之意。大凡至孝之人,必然大忠。这个道理想必晋武帝是明白的。还有,晋武帝有求于李密,要他做太子司马衷的先生(太子洗马)。因此晋武帝非常需要他。一篇表文,晋武帝顿生感动之情,有表文情真意切的一面,也有晋武帝治国需求的一面。感动是外象,怜爱才是其本真,它戳穿了真理那曾纸。
自古忠孝两难全,李密一篇《陈情表》却打破了这一先例,为什么?表中苦情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