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在大熊猫的故乡》教学实录张祖庆» 正文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学实录张祖庆

[10-05 22:04:15]   来源:http://www.suxue6.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911

概要: 生:(读大熊猫妈妈样子的话,把皮毛读成了皮肤) 师:(追问)谁听出来了?这位同学读错了一个词语。 生:老师,他把“皮毛”读成了“皮肤”。 师:那么“皮毛”和“皮肤”有什么不一样? 生:“皮毛,就是皮肤上长出来的毛”。(师生一片笑声) 师:(情不自禁地夸赞)回答多么精彩!精彩啊!下面请一个同学继续读。大师傅,(对刚才那个说老师朗读不太好的孩子)你来读!(笑) 生:(读,比较有感情) 师:大家觉得大熊猫妈妈出来了吗? 生:就差一点点了。(笑) 师:谁再使把劲,把它请出来。来,大家推荐一个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学生不约而...
《在大熊猫的故乡》教学实录张祖庆,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生:(读大熊猫妈妈样子的话,把皮毛读成了皮肤)

                        师:(追问)谁听出来了?这位同学读错了一个词语。

                        生:老师,他把“皮毛”读成了“皮肤”。

                        师:那么“皮毛”和“皮肤”有什么不一样?

                        生:“皮毛,就是皮肤上长出来的毛”。(师生一片笑声)

                        师:(情不自禁地夸赞)回答多么精彩!精彩啊!下面请一个同学继续读。大师傅,(对刚才那个说老师朗读不太好的孩子)你来读!(笑)

                        生:(读,比较有感情)

                        师:大家觉得大熊猫妈妈出来了吗?

                        生:就差一点点了。(笑)

                        师:谁再使把劲,把它请出来。来,大家推荐一个朗读比较好的同学。(学生不约而同地指着后排的女同学)。

                        师:哦,原来是二师傅啊!(笑)来,你来。

                        生:(很有感情地)这圆滚滚的身躯,这油光光的皮毛,文静悠闲的样子,逗人的黑眼圈,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

                        师:(情不自禁地夸奖)你真不愧是朗读的“明星”,咱们的“班宝”啊!(大笑)大熊猫妈妈终于出来了!(屏幕上出现文静悠闲的大熊猫妈妈图片)来,好好夸夸她吧!

                        生:(自由练读)。
                        师:老师也想来夸夸大熊猫妈妈好吗?(好)这圆滚滚的身躯……国宝!(问“陈老师”)师傅,我读得怎么样?

                        生(“陈老师”)比我好!(笑)

                        师:哈哈,这叫“名师出高徒”嘛!(笑)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大熊猫妈妈。(学生齐读)

                        师:读着读着,老师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在介绍大熊猫的时候,观察得好像不够仔细,我觉得少写了好多东西,比如没有写大熊猫的嘴巴、尾巴、四肢和鼻子等,是作者观察不够仔细呢还是特意这样写的?

                        生:我以为身躯包括了四肢和尾巴。

                        师:啊?有这样的说法?(笑)大概是最新研究成果吧?(笑)建议我们课外再去考证一下。

                        生:我认为不是作者观察不够仔细,而是为了突出大熊猫的特点。因为眼圈、身躯、皮毛,是大熊猫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把这三个地方突出出来,大熊猫的特点就介绍清楚了。

                        师:总结得好,作者介绍大熊猫的时候,将最能突出大熊猫特点的部位做了具体描写。这么一来,一只文静悠闲的大熊猫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来让我们一起把这文静悠闲的大熊猫妈妈留在脑子里。(一起背诵)好,请继续汇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