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上课吗?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两件事让咱们中国人特别心痛。一件是我盟刚刚提到的敦煌的蒙难,还有一件,便是——一起读。
生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师: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
师:来,一起看看这些词语。自己读读。
生齐读: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不可估量
(生每个词语读三遍,师提醒读一遍即可。)
师:谁来读读。
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就每人读一个。
生:生个别读。
师:读的非常正确,那都是文中的词语,在课文句子中,相信大家对他们都有一定的认识。
师:那么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清楚了吗?谁来说说。
生1:第一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哦,说的是毁灭。
生1:第二段:圆明园有三个小园,也叫圆明三园。
师:嗯,说的是圆明园的组成,那就叫“布局”。把这个词批注在2自然段旁。
生3:第三自然段讲圆明园里面有什么建筑。
师:好的,写到是“建筑。(师板书“建筑”)看谁还记得和老师一起记批注
生:第四自然段讲的是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历史文物。
师:对“历史文物”(板书)。
生:第五自然段: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拿走圆明园的东西,并烧了圆明园
师:圆明园的毁灭对吗?
生:嗯。
师:谢谢你,说的比较准确。
师:其实文章的1、5自然段写的都是?
生:小声嘀咕。
师:大声说出来。
生:毁灭。
师:那么2、3、4自然段概括地讲?写的是?
生:2、3、4是概括地讲以前的圆明园很美。
师:是现在的圆明园?
生:以前的圆明园。
师:哦,以前的、(师随机板书)原来的、昔日的。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默读2、3、4自然段,看看从昔日的圆明园中,你们能看出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做一做简单批注,开始。
生:生默读。
师:好了,孩子们,咱们来交流交流?咱们接着说。
生:我在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众星拱月“这个词,我能体会到圆明园园林昔日的园林是十分多的。
师:是呀,圆明园数量很多,那是上百个圆明园,而其中的一个圆明园就占地5200余亩,相当于640个网球场啊!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圆明园非常大。
师:用上一个四字词语,那叫做?规模——
生:规模宏大。
师: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皇家园林。
师:好啊,咱们接着谈,从其他的四字词语,你还感受到什么?你来说。
生: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听不清楚内容)。
师:你看看,他从第三自然段读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与艰辛。你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我们好像住在圆明园的境界里面似的
师:陶醉其中啊,你能给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三自然段吗?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美不可言。你来说。
生:我也从第三自然段得到体会,圆明园有很多壮观的景象。我还觉得他们虽然以前根本没有汽车。但是他们的建筑还是一样的雄伟。
师:你也感受到了壮观的景象很多是吗?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来看看。
师:咱们中国的古代的园林建造上常常会挂上匾,有一册书叫做《圆明园则启示》,当中所记载的匾则就是数千景。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后,同学们的感受有丰富了许多,让我们把目光和脚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赏欣赏。
师生合作读。
师读: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生齐读: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读: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生齐读: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我刚才读的是殿堂,你们读的是?
生齐:亭台楼阁。
师:我读的是金碧辉煌的殿堂,你们读的是?
生齐: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师:这个就是有所不同了,我读的是金碧辉煌的、宏伟大气的殿堂。你们读的是——
生齐:玲珑剔透……
生1:我们读的是玲珑剔透,小巧的亭台楼阁。
师:读着说着,你感受到什么??
生:这段话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哟,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那对比只是这儿一处吗?那我们一起去看看。我读的是买卖街,你们读的是?
生:山乡村野。
师:我读的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你们读的是?
生: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
生:我发现了这两句话中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真是如此。有大气的,就有小巧的。有表现热闹的,就有?
生:象征宁静的。
师:那接下来,同桌就像我们刚才那样,合作读读2、3两句话。你看看对比手法还体现在哪?开始
生:同桌合作学习。
师:好,孩子们,发现了没有?谁来第一个说?
生:我发现白色的这些句子和黄色的这些句子,他们用了对比手法。白色的这些句子,他有仿造的东西,他是现实的。
师:真好。是仿造现实的
生:而黄色的主要写他是仿造想象出来的一些物体来建造出来的。
师:接着说吧。
生:所以我认为他们这里面有运用对比的手法。
师:而且不仅有民族的,还有——
生:西洋的。
师:那现在我请两位同学合作读读这段话。请你们同桌来——
师:那男孩读前边,女孩读后边,我相信他们的朗读能带给我们再次感受圆明园中这建筑的不一样。
生:同桌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女生读: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师:是呀,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圆明园。(师引读)在圆明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