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多元解读下的“祥林嫂”:一个没落的叛逆者» 正文

多元解读下的“祥林嫂”:一个没落的叛逆者

[12-26 15:38:46]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919

概要:也许,有人会嘲笑我的妄加揣测,但是,昆德拉认为,道德、逻辑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生活。如果我们总是用道德和逻辑来思考衡量一切,那么,我们思考的空间该是多么狭隘!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的命运就是一出悲剧,勤劳、善良这类“有价值”的优秀品质在她的身上也凝聚了不少。如果将祥林嫂作为一个“梦醒者”来考量,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祥林嫂捐门槛、求问地狱与魂灵的行为?祥林嫂的人生是悲惨的。两次丧夫,于她都是灭顶之灾,因为男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阿毛的早夭,对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致使她在贺家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旧社会夫权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所以,祥林嫂失去贺老六之后,她便被贺家大哥赶出家门,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一次与上次逃出卫家山不同,是被逐出家门的。可以说,再嫁贺老六,几年的安宁生活已经消磨了祥林嫂曾经有些锐利的反抗锋芒。一系列的打击让这位健壮的女人日渐消沉,丧子之痛深入骨髓,以至于神情呆滞、精神恍惚。而柳妈貌似“帮扶”的“捐门槛”一说,更让她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她甚至不惜血本花了十二块大钱——几乎是她一年的工钱来“捐门槛”,足见她依然具有一种活下去...
多元解读下的“祥林嫂”:一个没落的叛逆者,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也许,有人会嘲笑我的妄加揣测,但是,昆德拉认为,道德、逻辑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生活。如果我们总是用道德和逻辑来思考衡量一切,那么,我们思考的空间该是多么狭隘!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的命运就是一出悲剧,勤劳、善良这类“有价值”的优秀品质在她的身上也凝聚了不少。如果将祥林嫂作为一个“梦醒者”来考量,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祥林嫂捐门槛、求问地狱与魂灵的行为?

祥林嫂的人生是悲惨的。两次丧夫,于她都是灭顶之灾,因为男人都是家庭的顶梁柱。阿毛的早夭,对她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致使她在贺家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旧社会夫权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所以,祥林嫂失去贺老六之后,她便被贺家大哥赶出家门,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一次与上次逃出卫家山不同,是被逐出家门的。可以说,再嫁贺老六,几年的安宁生活已经消磨了祥林嫂曾经有些锐利的反抗锋芒。一系列的打击让这位健壮的女人日渐消沉,丧子之痛深入骨髓,以至于神情呆滞、精神恍惚。而柳妈貌似“帮扶”的“捐门槛”一说,更让她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她甚至不惜血本花了十二块大钱——几乎是她一年的工钱来“捐门槛”,足见她依然具有一种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只是她的内心已是相当脆弱疲惫,再加一根稻草就会将之压垮,而四婶的呵斥 “你放着罢,祥林嫂”,就像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这个勤劳、善良也曾经坚强的女人。

祥林嫂,她驾驭着自己人生的马车,在叛逃的路上梦想属于自己的幸福,但生活只给了她短暂的安宁和快乐。最终,她的马车划了一个长长的弧线,跌落山谷,散落一地碎片。她欲冲破阻碍却不能,最后深陷万劫不复的境地。她对魂灵的疑惑,地狱的狐疑,都显示了这个曾经一度有过梦想、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子,在经历了长久艰难的精神跋涉之后,最后只能将灵魂这样虚无的东西作为归宿。她的这种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也许,这正是迅翁塑造此形象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湖南常德市第七中学)

上一页  [1] [2]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