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在表达与交流中深化名著阅读——《论语》阅读指导课例谈(陈秀征)» 正文

在表达与交流中深化名著阅读——《论语》阅读指导课例谈(陈秀征)

[12-26 16:15:3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187

概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论语》的文化地位和现实意义。(2)明确诵读要求。掌握深入阅读名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合作讨论“于丹现象的争鸣意义”。(2)探究重读经典的重大意义。(3)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和自信心。(2)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强化对民族经典的认识。【教学重难点】 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探究诵读经典的重大意义。提出诵读要求。【教学策略】从“于丹现象”讨论入手,探究诵读经典的重大意义。在强化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诵读要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自由背诵《论语》名句。二、问题激趣 于丹做客百家讲坛,讲《论语》学习心得,毁誉参半,沸反盈天。这一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的什么问题?事例1:于丹在北京签售新作《于丹〈庄子〉心得》时,被读者以“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进行“批判”。事例2:于丹开讲《论语》时收视率居高不下,《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首印即达60万册。各组代表简要发言。三、疑难探究:我们为什么要重拾古董,再读《论语》?1. 社会问题层出 当今,逐年大幅度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吸毒、校园暴力、se...
在表达与交流中深化名著阅读——《论语》阅读指导课例谈(陈秀征),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论语》的文化地位和现实意义。

(2)明确诵读要求。掌握深入阅读名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讨论“于丹现象的争鸣意义”。

(2)探究重读经典的重大意义。

(3)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和自信心。

(2)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强化对民族经典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激发诵读经典的兴趣,探究诵读经典的重大意义。提出诵读要求。

【教学策略】

从“于丹现象”讨论入手,探究诵读经典的重大意义。

在强化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诵读要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由背诵《论语》名句。

二、问题激趣

    于丹做客百家讲坛,讲《论语》学习心得,毁誉参半,沸反盈天。这一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的什么问题?

事例1:于丹在北京签售新作《于丹〈庄子〉心得》时,被读者以“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进行“批判”。

事例2:于丹开讲《论语》时收视率居高不下,《于丹〈论语〉心得》一书首印即达60万册。

各组代表简要发言。

三、疑难探究:我们为什么要重拾古董,再读《论语》?

1.     社会问题层出

  当今,逐年大幅度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吸毒、校园暴力、se情、社会道德失范等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都让人痛切地感觉到:物质生活水准在不断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在急剧下降。许多人反问:是不是人的外衣越好就越文明?当人心不再是人心时,这个社会还能不能叫做人类社会?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把孩子交给狼养,孩子就变成狼孩,成为披着人皮的狼。而得不到传统美德的载体——传统优秀文化的滋养教化,孩子能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做人的良知能不能被激活?

2. 传统文化断层

“两代人不读传统文化,就可使这个民族的文化消逝。”西方人如是说。

建立一个文明不容易,毁灭一个文明却很容易。龚自珍曾言,亡国先亡其史。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里曾说,上世纪80年代他曾去美国的一个大学访问,有几位华人教授讲,内地教育有个缺陷:内地来的留学生ABC很好,XYZ也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一点也不知道《史记》、《资治通鉴》,这种学生毕业出去以后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

近百年来,我们移植了西方的教育,却抛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忽视了学习西方与自己优良传统的结合。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乃国脉所系,是维系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可以整合价值观念,规范人们行为,激励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具有政治、经济所不能相比的功能和力量。因而,必须把维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置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

3 . 文化推广乏力

大国和平崛起,文化是软实力。

[1] [2] [3]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