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风筝》课堂实录与点评» 正文

《风筝》课堂实录与点评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565

概要:“风筝”在文中多次出现:异地的风筝,渲染悲情;故乡的风筝,引出回忆;毁坏的风筝,表达忏悔;想象的风筝,寄托理想。所以,“风筝”不但是行文的线索,而且是抒情的载体。师:现在进行下面一个话题出示:2、说说文中的“严冬”师:徐老师来谈一谈,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处在……另一处在……我还注意到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1925年。这时候,五四运动已经过去,民主科学的思想唤醒了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像鲁迅。但是绝大多数的国民还处在愚昧、麻木之中,面对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面对整个社会对民众的精神扼杀。鲁迅先生感到非常的心寒。所以这里的严冬既是自然的,也是——心理的,更是——社会的。屏幕显示3、说说小兄弟的“全然忘却” 4、说说作者的“沉重”和“悲哀”师:请同学们围绕这样两个话题,先读语句,再谈理解与感受。(生准备3分钟后交流)生:我讲第一个,我觉得小兄弟的全然忘却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小兄弟忘记了这件事,第二曾是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封建礼教非常的麻木。师:说明我当时毁坏小兄弟的风筝,小兄弟虽然很绝望,但是还是认为哥哥那么做是顺理成章的,是理所当然的。有没有同学可以补充这个话题?师:当时小兄弟所受到...
《风筝》课堂实录与点评,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风筝”在文中多次出现:异地的风筝,渲染悲情;故乡的风筝,引出回忆;毁坏的风筝,表达忏悔;想象的风筝,寄托理想。所以,“风筝”不但是行文的线索,而且是抒情的载体。

师:现在进行下面一个话题

出示:2、说说文中的“严冬”

师:徐老师来谈一谈,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处在……另一处在……

我还注意到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1925年。这时候,五四运动已经过去,民主科学的思想唤醒了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像鲁迅。但是绝大多数的国民还处在愚昧、麻木之中,面对这样的一种社会现实。面对整个社会对民众的精神扼杀。鲁迅先生感到非常的心寒。所以这里的严冬既是自然的,也是——心理的,更是——社会的。

屏幕显示3、说说小兄弟的“全然忘却”

4、说说作者的“沉重”和“悲哀”

师:请同学们围绕这样两个话题,先读语句,再谈理解与感受。

(生准备3分钟后交流)

生:我讲第一个,我觉得小兄弟的全然忘却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小兄弟忘记了这件事,第二曾是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封建礼教非常的麻木。

师:说明我当时毁坏小兄弟的风筝,小兄弟虽然很绝望,但是还是认为哥哥那么做是顺理成章的,是理所当然的。有没有同学可以补充这个话题?

师:当时小兄弟所受到的精神的虐杀,绝对不止被毁坏风筝这一件事。他已经显得习惯了这种精神的虐杀。

生:我说的是第二个话题,从……中可以看出我没有得到小兄弟的宽恕,所以我沉重。

师:我之所以沉重,是因为我没有得到小兄弟的宽恕。有补充吗?

生:小兄弟被当时的封建礼教压迫的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所以作者沉重。

师:小兄弟居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的虐杀,小兄弟还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没有清醒的认识。我感到沉重,悲哀。我们开始提到,鲁迅先生曾经弃医从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日本留学时,曾经看到这样的一幕……周围的看客都是一群中国人,在一旁叫好,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鲁迅先生,他觉得一个民族的国民有健壮的体魄并不能强盛,关键要有健康的精神。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国民都是压迫成习惯,在这里叫好的绝不是一群中国人,而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面对愚昧麻木的民众,作者感到沉重和悲哀。

屏幕显示5、说说文中的“小”和“大”

师:进行第五个话题,课文中“小”的东西有哪些?

生:小是小兄弟。

生:文中的小细节,例如:……

师:我与小兄弟之间的小纠葛是不是一个“小”呢?但是课文正是通过这样具体真实的小事情,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文章通过风筝这件小事来批判社会,教育思想,批判对儿童的精神虐杀。

鲁迅先生在这样一个沉闷的社会里,没有放弃抗争,在他的文中还有一个理想的风筝,寄托了社会的理想,希望所有的孩子们不要再被束缚,不要再被扼杀,他们都能够自由的放飞自己喜爱的风筝,这是一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板书:小中见大)

师: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可以自由自在放飞风筝。当自由的风筝,在我们的心灵上空飘扬时,感谢时代,珍惜生活.谢谢,下课。
 

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境界

——徐杰老师执教《风筝》点评

特级教师 郭志明

鲁迅因了其深邃的思想和超凡的胸襟,而使他的每一篇文章都那样有思想、耐咀嚼。即使是像“风筝”这样通俗而又有人气的物什,作者也写出了它的“不凡”来。现在的初中生读他的作品,自然很难悟出他的独到,更何况时空又有那样大的差异。徐杰老师教鲁迅的《风筝》,是很见其功底的,文本解读既准确到位又平易自然,学生调动既促其感又引其悟,教学思维既洒脱得开又聚敛灵活,教学要素既充分集聚又适度运用,教学效果既显性可见又潜滋暗长,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徐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特别的夸张呈现,没有鲜明的与众不同之处,一切都顺着学科教学的性质和要求,给人的是一种常态下的教学,清新自然,行云流水,境界却是那样的醇然。着眼语文教学优化的角度,这里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徐老师的教学是基于“文本”的教学。对语文教学中文本的作用,教学界的看法不尽相同。但语文教学必须借助文本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点其实是毋庸质疑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开发文本资源来实现教学目标,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徐老师教《风筝》,没有“天马行空”,而是紧扣文本,充分利用作品内在的优势,带着学生去阅读、鉴赏。首先是让学生“读懂”。鲁迅的文章风格是很鲜明的,加之作品产生的年代离现在又很远,所以老师的任务首先是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摸准,老师却在那里架空分析,那自然是没什么实质效果的。教学中,徐老师既大处着眼,要孩子概说课文的大意,又小处着手,让学生思考“精神的虐杀”、“严冬”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搞清楚,把文章中句子的意思搞清楚。这种做法,即使有时会显得琐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理解作品的前提;其次是让学生“读顺”。叶圣陶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理清作品的文脉,学生才能够走进文本,悟得“文心”。徐老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线索,然后去体会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风筝的特殊使命,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就理清楚了,对作者的思路也就能很好的把握。以此为基础,走进课文就能够前后勾连,对作者思想和技巧上的匠心也才能真正把握;再次是让学生“读透”。就文本读作品,往往不能入里入微。徐老师教《风筝》,有意让学生去了解作者,了解其经历和思想,还在教学中注意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封建礼教”的内涵等等。让作品从书本上跳出去,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注意避免孤立的就文章读文章,而是有广袤的视野,善于联系作者思想,联系写作背景,从而更真切的把握作品内蕴,把握作品的题旨和构建,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这虽然是对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指向的却是学生阅读方法的优化和阅读技能的提高。

2、徐老师的教学是基于“对话”的教学。启发式、对话式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它可以确保教学的有效、高效。徐老师的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对话教学”的蓝本,感受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对话教学需要有“话题”。应该说,徐老师的课就是由一个个话题构成的,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就一个个话题“聊”的过程,尤其是教学第二板块对课文的欣赏,就是由一个大话题和五个小话题组成,每一个话题聊完,学生就对课文多了一份认识,这些话题联系起来,再现的就是文章的精髓。我们说,这种教学构思是很实在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它能把师生紧紧地“纽结”起来,在共同研读中实现语文意识的提高;对话教学需要适时“点拨”。课堂教学师生是“共同体”,但尽管如此,教师的责任还是很重的,他需要必要的提醒、及时的点拨、适当的推进,这种点拨引导着学生“登堂入室”、“渐入佳境”。徐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自主又没有放纵学生,必要时的点拨恰到好处,给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比如对话到分析“严冬”的含义,徐老师就及时的介绍文章的写作时间是1925年,结合特定的时代,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严冬”既是自然的、也是心理的、更是社会的;对话教学需要及时“显志”。对话教学容易带来一个弊端,就是有些老师过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对话中学生表达出的一些似是而非或不痛不痒的意见不及时加以明确,而造成一种多元理解后的“不中的”,看上去这是体现了教学中的“赏识”,但结论的含糊不明确不利于学生正确把握知识,而且这种不明确积累多了会造成学生“知识链”的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上的循序渐进,贻害无穷。徐老师的教学没有这种含糊,不是庸俗的一味迁就学生,需要明确的时候老师是毫不犹豫。当学生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来概括课文内容时,老师明确的指出不妥,并告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通常所使用的句式,让学生非常明确,这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模糊不清,若即若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