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方法上,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班级阅读教学中在教师导读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议读”机制。
“讨论式阅读”,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改革阅读课,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把阅读归还读者,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读指导:
自读课文的步骤及要求:
①读:读课文,读注解,了解大意。
②点: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③查:查字典、词典,注音,释义。
④审:辨文体,明确文章的体裁,结构、含义。
⑤思:理清思路、段落层次。
⑥画:画出文章中的主旨句、关键句及精彩句。
⑦评:评注词语、句子的含义、特点、作用。
⑧写:列出难点、疑点,准备研读讨论。
自能阅读的指导:
自读指导,在内容上包括:
1.工具指导
⑴用好手中的笔:字写得正确、规范、美观;从楷书到行书的过渡;自动化;关系到习惯、情操、意趣的培养。
⑵工具书运用:《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辞典》《辞海》《辞源》养成习惯,遇到疑难,吃不准的地方,查阅工具书,使用现代工具——电脑的使用指导,检索资料,文字处理。
⑶图书馆与阅览室(特殊工具)国外有中学有专设图书馆课。电子图书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中学生应当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度过。”
2.阅读指导
⑴首先是课本的阅读指导;
⑵其他教科书的阅读指导;
⑶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意志,是语文老师的天职。
3.活动指导
⑴研究性学习;⑵系列化课外阅读,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⑶组织文学社,⑷“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⑸共建博客。
自读指导理论基础:以生为本
阅读方式的改革:
由教师相机点拨,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媒体上,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调模式,突破单纯从纸本书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格局,进而学会从电子读物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本领。
三、阅读教学实践的成果汇报
宿迁中学阅读指导(水之韵、课本剧、博客)
㈠精彩镜头:
高一(2)班读书报会剪影(欧也妮·葛朗台)
《高中生阅读》已出版11集;品位高,精品多。栏目有:亲近经典、历史上的大师、名家讲坛、好书经眼、美文慢读。
评价:我们教师总是容易低估学生的判断力和鉴赏力,疏于精心设难问疑,使自己深邃的内心世界和教学应有的深度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就少了些许理智的挑战和教学的活力。
㈡课题研讨引路(阅读课题)
课题研究的起因
陈钟梁先生谈到语文创新:
中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闪光点就是创新,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既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个性的土壤,也就没有创造力。每个人成功的秘诀都是从记性到灵性到悟性。
㈢关于高考阅读的研究(《感受凤凰》新高考朱京霞修订稿)
在读写中积淀厚重的人生
2011年高考前冲刺宿迁中学(伟大的存在)
必修教材的梳理与提炼(必修文本阅读摘录)
阅读出真知。语文教学的效益是慢的,也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慢的艺术。
语文学习具有农耕特点,广种薄收,少种歉收,不种无收。每天多阅读一篇文章,也许不见什么效果.但一个月、一年、十年坚持下来,效果一定非常显著。短时间内,多读书,效果未必明显,但不读书,就绝没有效果。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坚持大阅读观,阅读出智慧。
四、阅读教学要注意问题与困惑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思维性)
3.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师必要的范读(读不可或缺)
4.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不作系统、集中的教学,而是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知识随文教)
5.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扩大阅读和积累)
阅读教学的困惑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没有阅读形成氛围;汗水不能变成珍珠;
形式主义、浮躁、走过场,应试;思维能力低下;
课堂教学的反思不够;语文水平不尽如人意。
寻找成长的土壤
当我们真正变成了自己,一堆细节的组成,演变,就会化成身上的一种气质!一个语文教师的精神殿堂,就是不断地读书、学习、思考、实践、提高,由渴望自己的成长,进而感召学生的发展。
做行政是一时,做学问才是一生。你们要成为阳光下的树,寻找成长的土壤。
静能生慧。宁静致远。
借用朱小蔓教授的话共勉:
我希望,让我的研究流泻出自己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思想小河,从此把我带到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