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提纲)» 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提纲)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752

概要:“盖读一篇,能求名人指点,剖悉精微,从而细加审玩,则读十可以当百;若不求名人指点,更不精研细阅,虽平浅之文,尚不能窥其所以,何况精深者,虽读百不如十也。”这一段论述是十分精彩的,包含着读书的辩证法。母语的理解:研究资料表明,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教是为了不教。一个中学生要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对于一定数量的文章(比如300篇左右吧)的的确确下过一番精研的工夫才行。这正是语文学科教学特有的任务、特有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接受高中教育所应着重解决的课题。【案例】《金岳霖先生》散文精读批注法读整体把握作者先写金岳霖的外貌,后写其行为;同时又先写课堂上的金岳霖,后写生活中的金岳霖。汪曾祺一篇有特色有趣味的散文佳作.有的课该教是教了,就是没有教到家。精读与精讲:“精读”又是必须以“精讲”为前提的;而精讲的内容则必须是文章的“精微”之处,是值得“细加审玩”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同志只是满足于学生把...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专题讲座提纲),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盖读一篇,能求名人指点,剖悉精微,从而细加审玩,则读十可以当百;若不求名人指点,更不精研细阅,虽平浅之文,尚不能窥其所以,何况精深者,虽读百不如十也。”这一段论述是十分精彩的,包含着读书的辩证法。

母语的理解:

研究资料表明,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

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教是为了不教。

一个中学生要真正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对于一定数量的文章(比如300篇左右吧)的的确确下过一番精研的工夫才行。这正是语文学科教学特有的任务、特有的需要,同时也是一个人在接受高中教育所应着重解决的课题。

【案例】《金岳霖先生》散文精读

批注法读

整体把握

作者先写金岳霖的外貌,后写其行为;同时又先写课堂上的金岳霖,后写生活中的金岳霖。汪曾祺一篇有特色有趣味的散文佳作.

有的课该教是教了,就是没有教到家。

精读与精讲:

“精读”又是必须以“精讲”为前提的;而精讲的内容则必须是文章的“精微”之处,是值得“细加审玩”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同志只是满足于学生把少数名篇佳作背得滚瓜烂熟,而不要求他们在教师指点下口诵心思,使自己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也是未必恰当的。

——顾黄初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必须精选,对于这些精选出来的课文必须有指导地反复钻研,多读多思,务求领略其精妙,做到课堂上基本解决问题。

这样,在课外就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自由阅读,让他们能以课上熟读了的选文作凭借去理解其他文章的奥妙,以当堂领悟了的选文作例子去洞察其他文章的写作规律。这样,读得虽“多”却不会给学生以任何重压;读得虽“多”,也不会给学生以匆忙草率、稍纵即逝之感。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阅读教学”务必贯彻“大语文教育”思想,以课内阅读教学为轴心,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课堂,面向纸本书、电子书、无字书,实行“大阅读教育”。

网络阅读评委

【案例】

1.读《爱的教育》;2.读《小王子》;3.读《狂人日记》。

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

阅读技法系统古今中外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林林总总,难以穷计。如果着眼阅读时效来分类,可简要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

精读法,可采用朗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90%以上;

略读法,可采用默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500字,理解和记忆率在80%左右;

应该注重哪些“读”法?

“精读”与“略读”,应注重“精读”。

“主观性阅读”与“客观性阅读”,应注重“客观性阅读”。

“理解性阅读”、“吸收性阅读”与“鉴赏性阅读”,这三种阅读都应该注重,三种能力都应该具备,缺一不可。

“自主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它们的重要性。

总之,不可大而化之地读。

阅读课的实施要点

1.正确处置人本、文本、教师的位置和关系,如,读文章《位置》。

2.关注教学情趣和教学节奏。

3.以学生与文本对话,即读书内化活动为主线。

4.妥善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

5.触摸语言,如,读徐志摩的诗。

语文阅读课的要求:

占语文课时最多的阅读课,必须摆脱“阅读是写作的附庸”的束缚,确立“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阅读教学主要目标”的观念。

阅读教学目标体系是多元的:

直接目标——培养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永远姓“语”;要行走在语言的世界里;

间接目标——磨练开发智力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

潜在目标——培养高尚的人格和审美情趣。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

读→思→写(动笔)→评→讲

三精:精当——讲所当讲(学生该知);精深——讲得深刻(既深且广);精辟——讲出学识(自己观点)。

宿迁中学省级优课点评:《最后的常春藤叶》

读书方法与兴趣、习惯、境界

读书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阅读的境界分为五个层次:

懂、会、熟练、化(熟能生巧)、巧夺天工。

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就富于创造性,达到大师的水平。

如果只满足于懂的层次,不能亲自动手做一做都,掌握得不熟练,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后面的几种境界就无从谈起。

快读法,可采用视读方式:

要求每分钟读500字以上,理解和记忆率在70%左右。这个阅读技法补充和发展了读法只有精读、略读两种”的旧说法,强化了阅读的效率意识。

略读、快读能力形成要以精读为基础,就教学而言,要以精读训练为主,追求阅读的高质量要靠精读。就应用而言,人生阅读的主要方式是略读和快读。从阅读生活的多种需要出发,要综合解决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问题,高中生必须全面掌握精读、略读、快读三大阅读技能。

养成阅读习惯

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具体措施一是坚持每日阅读,二是提倡快乐阅读,三是培养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保证课改目标要求的实现(默读与朗读)。

阅读策略:

在阅读教学策略上,应以阅读能力培养为重点,阅读的人文精神必须渗透在阅读能力训练之中;要注意语文的阅读规律;阅读范围不能仅停留文学方面;

具体说,有八大阅读策略:

1.把盲无目的的“漫读”,变为定向择优的“选读”

2.把拘于一隅的“偏读”,变为广泛涉猎的“博读”

3.把肢解课文的“析读”,变为整体感知的“意读”

4.把没有记忆的“白读”,变为注重积累的“诵读”

5.把食而不化的“吞读”,变为质疑问难的“攻读”

6.把单纯吸收的“心读”,变为勤于表达的“写读”

7.把只管认知的“空读”,变为学思体验的“活读”

8.把逐字逐词的“慢读”,变为一目十行的“快读”

阅读方法的改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