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阅读教学含蓄,也是一种力量——《纪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 正文

含蓄,也是一种力量——《纪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阅读教学   阅读:8732

概要:含蓄,也是一种力量——《纪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 浙江省温州二中程永超 当再次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对学生说,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倒并不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名气,也不是因为它是入选语文课本多年的传统篇目,而的确是文章处处闪耀着“鲁式智慧”。学生笑,不信!我说:纵览全文,作为读者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答:是文章那通篇燃烧着的“悲愤”的火焰!我问,那火焰如何燃烧才能最大极限释放“悲愤”呢?学生众说纷纭--那好,咱们就尝试评析,看看先生如何匠心独运,将他那“鲁式”智慧隐于文中,艺术地将这“悲愤”燃烧起来的?一、“出离”?还是“它们”“后死者”? 课堂上师生研习文章第一节这样几句话: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师:毋庸置疑,这是一段极尽悲愤之情的文字!你以为哪些词眼最能体现先生心中的那份“悲愤”呢? 生1: 譬如“出离愤怒”、“浓黑的悲凉”、“最大的哀痛”等词语就最能体现了,尤其是“出离愤怒”,我觉得这一说法很新鲜,很特别的。 师:特别在哪里?是不是...
含蓄,也是一种力量——《纪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标签:阅读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含蓄,也是一种力量——《纪念刘和珍君》教学案例
 
浙江省温州二中 程永超
 
当再次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对学生说,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倒并不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名气,也不是因为它是入选语文课本多年的传统篇目,而的确是文章处处闪耀着“鲁式智慧”。学生笑,不信!我说:纵览全文,作为读者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答:是文章那通篇燃烧着的“悲愤”的火焰!我问,那火焰如何燃烧才能最大极限释放“悲愤”呢?学生众说纷纭------那好,咱们就尝试评析,看看先生如何匠心独运,将他那“鲁式”智慧隐于文中,艺术地将这“悲愤”燃烧起来的?

一、“出离”?还是“它们”“后死者”?

课堂上师生研习文章第一节这样几句话: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师:毋庸置疑,这是一段极尽悲愤之情的文字!你以为哪些词眼最能体现先生心中的那份“悲愤”呢?

生1: 譬如“出离愤怒”、“浓黑的悲凉”、“最大的哀痛”等词语就最能体现了,尤其是“出离愤怒”,我觉得这一说法很新鲜,很特别的。

师:特别在哪里?是不是“出离愤怒”就是没有愤怒了?

生1:那倒不是,应该是超越了愤怒。

师:什么叫“超越”愤怒呢?

生2:也许就是此时无怒而胜有怒吧!(生笑)

师:很好,像“出离”这样的词语最能直抒胸臆、宣泄情感了。还有吗?

……

生3:老师,我觉得“它们”这一词用错了。一般来说用在人身上多用“他们”,而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才用“它们”的。

师:你读书很仔细,这或许是先生的笔误吧?!

生4:我以为这不是作者笔误,而是有意为之。对于那些走狗政客,就是一群“它们”。(众笑)

师:分析有道理,比老师聪明啊!其实,这还有一个词大家忽略了!——“后死者”,(板书)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概念!谁来说说看?

生5:“后死者”不就是“后死的人”吗?

师:是吗?那为什么不说是“后死的人”或“死得晚的人”呢?

生5:用“后死者”应该更精练些。

生6:我明白了!这里是不是表明鲁迅先生和刘和珍君等烈士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表面上“先死”或“后亡”的关系,而是“后死者”与“先行者”的关系?!

师:说得好。其实,我们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后死者”是相对于“先行者”而言的。先行者对后死者有“托付”,后死者对先行者则更有“责任”和“承担”,作为后死者们不仅应该传播先行者的思想,还负有“接着往下讲,往下做”的历史使命。(生鼓掌)……

毫无疑问,文中那种“出离愤怒”的情感宣泄是对杀人者强烈的控诉,而“它们”、“后死者”等遣词造句却不失为一种力量的蓄势,而含蓄,即力量之源。

二、“击”?还是“弹从背入”“shou枪”?

文章第五节,先生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及虐杀场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精心刻画这一杀人场景的?为什么要这般渲染? 

……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shou枪,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每一届学生教到此处,我知道他们的解答不外乎是“控诉了反动政府的残暴及三位女子的勇毅”之类的套话。这也难怪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在这“套话”中被中学生曲解了。果不其然------

生1:我觉得这样的细节刻画,就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观众脑海里放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动政府的残暴仿佛就在眼前。

生2: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读来如临现场,好像能看清刽子手杀人的每一个动作,而更难得的是杨德群等弱女子之间的英勇互助。

师:应该说刚才两位讲的都没错,但这还是一种宏观概括,大家能不能深入品味文章,看看先生是如何将“残暴”“英勇”落实在字里行间的?

生3:譬如这一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他们的确残忍得令人发指,中枪了还要“猛击”,这不是非要置人于死地吗?

师:如果我们将这个“击”字改成“敲”呢?

生4:不好!“敲”没有“击”的力度大,“击”就是刽子手的凶残。

师:不错!但老师这里还是有疑问------ 作者有必要这么细致入微地刻画吗?譬如文中说“中弹了”,就够了,有必要再繁笔一句“从背部入,斜穿心肺”?是不是有些啰嗦呢?

生:……

生5:哦!“弹从背入”,子弹应该是从后面打的,可见她们并不是与军警面对面地对峙,而是进入了军警预设的包围圈,而且能“斜穿心肺”,说明军警早已瞄准多时,整个证明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

师:你分析的很精彩,看来可以成为刑侦专家了!(生笑)

生6: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鲁迅先生是有些罗嗦!文中描写到殉难细节,什么“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特别是“中了四弹,其一是shou枪”。难道鲁迅先生真的想做刑侦专家,难道连什么凶手用的什么枪,什么子弹穿的什么部位都要交待明白吗?这又不是验尸报告?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其一是shou枪”有必要交待吗?

生:……

师:shou枪一般是谁用的?

生7:shou枪是军官使用的!我明白了,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

师:对了!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政府所谓的“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投影)“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zha弹,shou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从先生的这些隐晦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中,这一惨案,绝非是什么军警“正当防御”,暴徒“丛击军警”,而是事前筹划好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一场大屠杀。

生8:老师,那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师:这就是先生文章的智慧之处啦!我们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匕首投枪”,其实那不仅仅是说先生澎湃激昂的直面搏杀,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我们说艺术的力量在于情感,而情感的价值有时候直接讲出来,不如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空档里,留得空间越大,留给读者的空间就越大。换句话说,含蓄,也是一种力量。


Tag: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