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光耀千古的孔子思想——《论语》九则断想» 正文

光耀千古的孔子思想——《论语》九则断想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573

概要:光耀千古的孔子思想——《论语》九则断想史世峰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哪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是一个了不起的至圣先师,《论语》是一部了不起的伟大经典!面对孔子,面对《论语》,属于我们的就是无尽的思考,不断的学习。《论语》是人类历史上最历久弥新的智慧,自古及今,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着权威式的注解,为我们提供了通往孔子的千途万径,但是这其中有一条路径,易于忽视,却难能可贵,那就是自己的思考路径——我读《论语》、我看孔子。《〈论语〉九则》采取的是一种“断章”式的语录组合,为中学生走进《论语》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首先触动的应是我们的思索,一种不做权威解读的个性思索。这篇文章既然是“断章”,我们当然可以“断想”一二。孝道有别据说宋代kai国宰相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其中的玄妙集中在一个“孝”字,孔子论孝,讲由心以礼的孝顺、孝敬,即“无违”,我想这一点恰与统治者治民的心理诉求暗合,巧借圣人光环“教化”百姓,这确是统治阶层的“高明”,故而宋代作为...
光耀千古的孔子思想——《论语》九则断想,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光耀千古的孔子思想——《论语》九则断想

史世峰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哪里去寻找智慧。”

孔子是一个了不起的至圣先师,《论语》是一部了不起的伟大经典!

面对孔子,面对《论语》,属于我们的就是无尽的思考,不断的学习。

《论语》是人类历史上最历久弥新的智慧,自古及今,很多学者都在进行着权威式的注解,为我们提供了通往孔子的千途万径,但是这其中有一条路径,易于忽视,却难能可贵,那就是自己的思考路径——我读《论语》、我看孔子。《〈论语〉九则》采取的是一种“断章”式的语录组合,为中学生走进《论语》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首先触动的应是我们的思索,一种不做权威解读的个性思索。这篇文章既然是“断章”,我们当然可以“断想”一二。

孝道有别

据说宋代kai国宰相赵普曾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其中的玄妙集中在一个“孝”字,孔子论孝,讲由心以礼的孝顺、孝敬,即“无违”,我想这一点恰与统治者治民的心理诉求暗合,巧借圣人光环“教化”百姓,这确是统治阶层的“高明”,故而宋代作为尊孔的黄金时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其中或多或少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言自明!但我们要明确的是孔子不是任何阶层的“助手”,孔子就是孔子,《论语》不是任何时代的“工具”,《论语》只是《论语》。这些历史的插曲,不应该,也不会影响我们对孔子及《论语》的真正认识。

一、二两则同是出自《为政》,同是问“孝”,但是面对孟武伯和子游,孔子回答却有别“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孔子的答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与老师进行的是共性的问题,个性的对答。我想这与孔子的“因材施教”不无关系,但是这问孝对话中,是不是简单的个人针对性,也就是有意分别对孟武伯和子游而说,当然不是,“针锋相对”那绝不是为人师的孔子,这里我们要看到是孔子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完成对“孝”的阐释,尽管是零星的话语,还是让我们可以感触到这里面提到了三个关键字:疾、养和敬。唯恐父母生病的子女,比比皆是,真正由心唯恐父母生病的,是一种孝,真正不怕父母生病的,也是一种孝。孝心不如顺心,真正的顺心,才见难的孝,关于奉养,脱离内心的敬,心里的爱,“奉养”就变成一种仪式,一种形式,这也绝不是孔子眼中的孝。《〈论语〉九则》中有四则选自《里仁》,是《论语》中经典的道德格言,三、四两则重点讲的是孝道,恰与一、二两则组成一体。第三则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人们更为熟悉的“父母在,不远游”,认可的同时以之律,认为父母在,远游即为不孝,这无疑是断章取义,须知其后一句“游必有方”,在现代的社会当中,交通便利且发达,一日千里已为现实,亲情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牵挂,“游必有方”,告知父母自己学习、工作之所,让父母牵挂有所,心灵有所寄托,这也是一种孝,只要“常回家看看”,并不一定要守在父母的身边。第四则“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高寿,子女有喜,亦有忧,这里的忧,更多的是担心父母与自己相伴的时日不多,人生最后的相伴,弥足珍贵,应好好珍惜。既不要过喜,亦不要过惧,关注当下父母的生活,以平和的心态,以珍惜的心情,陪伴父母左右,对谁而言,这都是一种幸福,一种难得平和的幸福。

仁德与君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中弟子多次问仁,孔子也从不同角度做了阐释,《〈论语〉九则》中第五则“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在《学而》篇孔子对仁解读。这里,孔子并没有正面说仁,而是反向谈不仁。这里的“巧言令色”指的是“花言巧语,假装和善”,只是徒有其表的虚伪,有违做人的真善。巧言令色是虚,是假,离仁远矣,孔子最为厌恶,“鲜矣仁”是孔子给我们的提醒。但是这种“巧言令色”一直延续至今,所谓察言观色,不也正是提醒我们,对于“巧言”“令色”要观察,要揣测,去虚假,存真善。余秋雨在《论语造句印谱》序文中曾言“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2007年“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的祭孔大典,推出了“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课文《〈论语〉九则》中引出了两句,一句是第六则“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另一句是第九则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这两句话共性衔接点在于一个字——恕,简单的说恕者即德者,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故而,德者不孤,必有邻,另一层,德者能够以恕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他也就自然不孤单了;恕也是仁的具体注解,展开的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恕,“不欲”而“勿施”的恕,这也是一种仁,“推己”而“及人”的仁,做到这八个字,就是恕,就可以终身行之。

有仁有德,然后为君子,要想真正明白君子,首先要认识小人。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作为一组对立的概念,多次出现,两者相反相成。七、八两则分别是《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述而》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两句话,也是作为后世的人,在谈及“君子与小人”,被引证定义最为频繁的两句话。想象一下,在这两千五百年悠悠岁月中,有多少小人因这两句而黯然垂头,又有多少君子因这两句而自信昂首。自古以来,人们社会中追逐忙碌,所为的无非二字——义、利,其本身无所谓褒贬,褒贬的只是人们追逐的心态和手段。这里的“义”,指向于精神层面,重在内心约束;这里的“利”,倾向物质方面,讲求外在吸引。这样以来,小人“喻于利”,以利益为先,利己私,惠己利;而君子则“喻于义”,以道义为本,重公益,讲道义。因此,小人心怀一己私利,患得患失,忐忑难安,属于他的只有“戚戚复戚戚”;而君子,胸怀天下,怀揣道义,吞吐天地正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自然襟怀坦荡磊落。须知心中只有自我的人,你的心胸自然狭,你的世界自然小,你的快乐自然少,只要眼中有人,眼中有世界的一切,你的心胸自然开阔,你的境界自然大,你的人生道路自然宽远。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