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中为什么听众“唯一”
张翼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中为什么作者只有“唯一的听众”,原因在作者自己。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这是作者的原文的第一句话。难道是父亲和妹妹不够宽容吗,说他拉琴像“锯床脚”,亲人怎么这么尖酸呢?我认为这里另有原因,大有深意。
“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这段文字是作者原文第七段的内容,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原来主人公“我”练琴没有练到两臂又酸又痛,汗水也没有湿透衬衣,而且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太随意太舒服了。我从这大概也觉得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亲人说话那么尖酸了,因为他之前练琴虽有热情有理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够刻苦,不够勤奋。一个人有理解但不想为之付出勤奋的努力,的确会令亲人失望,这时如果不懂的教育方法,自然就会讽刺挖苦。(也许是为了鼓励,也许是为了打击)而这时那位“唯一的听众”——音乐学院的最有声望的教授出现了,而正是这样一个充满责任感,同时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用装聋的方式鼓励了我,也正从这里可见这篇文章的主题——教授的巧妙施教,良苦用心,真诚鼓励。试想同样的鼓励出自于“我”的父亲和妹妹,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人之常情是“我”的父亲和妹妹曾经也是同样鼓励过我的,但是看来效果却不理想,以至于最后有了“锯床脚”的结论。
对作品进行这样的探讨我认为是有意义的,首先这使父亲和妹妹的行为有了可信性,让人觉得亲人不是天生冷漠;其次为突出那位教授的巧妙施教,我想那位老教授不会见人就鼓励的,而是感觉到了“我”的理想和热情,是有可塑性的,但是欠缺的是更加刻苦努力的练习,于是因材施教地鼓励了“我”,所以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责任感、教育经验丰富的教育大师,这一点远比宽容鼓励要真切,而作品的主题也是这一点;最后我认为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光靠鼓励也是不行的,关键是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