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从现代规范标准看鲁迅文章的词句及标点运用» 正文

从现代规范标准看鲁迅文章的词句及标点运用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975

概要:现在没有“养成……作家”的说法,用为“培养……作家”。⑺从中最特出的是胡山源。(同上)此处的“从中”现在用为“其中”;现在没有“特出”一词,用为“突出”或“特别突出”。⑻但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同上)“智识青年”现在一般用为“知识青年”。⑼劝人学学托尔斯泰,做《战争与和平》似的伟大的创作去。(《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现在没有“做……创作”的说法,用为“搞……创作”或“创作……作品”。⑽变居士或隐逸去了。(同上)“隐逸”是动词,现在一般不作动词“变”的宾语,可用为“隐士”⑾要使他爬耳搔腮(同上)现在没有“爬耳搔腮”一词,用为“抓耳挠腮”⑿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京派”和“海派”》)现在没有“发表……所说”的说法,可用为“发表……意见”。⒀这于他们诸公是很不利的。(《“题未定”草》)现在没有“他们诸公”的说法,“他们”与“诸公”重复,只应保留一词。⒁使读者仅觉得他是典重文章的作手(《“题未定”草》)现在没有“作手”一词,可用为“作者”。⒂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这也是生活”……》)此处“决定”现...
从现代规范标准看鲁迅文章的词句及标点运用,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现在没有“养成……作家”的说法,用为“培养……作家”。
⑺从中最特出的是胡山源。(同上)
此处的“从中”现在用为“其中”;现在没有“特出”一词,用为“突出”或“特别突出”。
⑻但那时觉醒起来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同上)
“智识青年”现在一般用为“知识青年”。
⑼劝人学学托尔斯泰,做《战争与和平》似的伟大的创作去。(《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现在没有“做……创作”的说法,用为“搞……创作”或“创作……作品”。
⑽变居士或隐逸去了。(同上)
“隐逸”是动词,现在一般不作动词“变”的宾语,可用为“隐士”
⑾要使他爬耳搔腮(同上)
现在没有“爬耳搔腮”一词,用为“抓耳挠腮”
⑿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京派”和“海派”》)
现在没有“发表……所说”的说法,可用为“发表……意见”。
⒀这于他们诸公是很不利的。(《“题未定”草》)
现在没有“他们诸公”的说法,“他们”与“诸公”重复,只应保留一词。
⒁使读者仅觉得他是典重文章的作手(《“题未定”草》)
现在没有“作手”一词,可用为“作者”。
⒂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这也是生活”……》)
此处“决定”现在用为“一定”或“必定”。
⒃但其实,是并不的确的。(《女吊》)
此处的“的确”,现在用为“确实”或“正确”。
⒄要是确的呢,那么……真的倒实在很诧异自己的胡涂。(《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确”现在不能单用,用为“确实”或“正确”。顺便提及:“胡涂”是“糊涂”的异形词,现在一般用“糊涂”而不用“胡涂”;鲁迅文章中有大量异形词,如“子细”“脚色”(现在用为“仔细”“角色”),等等,本文不拟涉及。
⒅说是我们的言动,都由于莫斯科的命令。(《二心集序言》)
现在没有“言动”一词,用为“言行”。
⒆所以含血喷人,已成了中国士君子的常经,实在不是他们的识见。(同上)
现在没有“常经”一词,用为“常事”;“识见”现在一般用为“见识”。
⒇在我是一向注意新的青年战士底养成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现在没有“青年战士底养成”的说法,用为“青年战士的培养”。
…………
三、 关于句子
鲁迅文章常将作句子成分的主谓短语变为偏正短语,与古汉语相似。如:
⒈作主语
⑴刘百昭司长的失少了家藏的公款八千元,要算小事件了。(《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
⑵所以我的没有搬家,也不是怀着天下太平的确信。(《我要骗人》)
“刘百昭司长的失少了家藏的公款八千元”是偏正短语作主语;现在不用“的”,让“刘百昭司长失少了家藏的公款八千元”这一主谓短语作主语。同理,“我的没有搬家”亦然。
⒉作宾语
⑴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中国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死亡。(《死》)
⑵这就难怪人们的安做绅士。(《一点比喻》)
“我的就要死亡”是偏正短语,作“宣告”的宾语;现在不用“的”,让“我就要死亡”这一主谓短语作宾语。同理,“人们的安做绅士”亦然。
⒊作定语
例:现在的骂官僚的人里面,到外国去炸大过一回而且做教员的就很多。(《不是信》)
“现在的骂官僚”是偏正短语,作“人”的定语;现在一般用作“现在骂官僚的人”。“现在骂官僚”可看作“状+动+宾”的动宾短语(有的语法书看作偏正短语,有的语法书看作主谓短语),将“现在骂官僚的人”变为“现在的骂官僚的人”,可看作将“现在”的状语成分变成了定语成分。
⒋作状语
那时我说“佥事这一个官儿倒也并不算怎样的‘区区’”,就为此人的乘机想做官而发。(同上)
“此人的乘机想做官”是偏正短语,与介词“为”组成介宾短语后作“发”的状语;现在不用“的”,让“此人乘机想做官”这一主谓短语与介词“为”组成介宾短语后作“发”的状语。
在主谓短语之间加“之”(相当于“的”),让主谓短语变为偏正短语,这种用法古汉语中大量存在。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此外,以上关于词语部分的例句,有的也属于句子运用的范畴。如:
“我希望着新的社会的起来”,现在没有“社会起来”的说法,可说成“社会的建立”;
“没有养成什么小说的作家”,现在没有“养成作家”的说法,可说成“培养作家”;
“做《战争与和平》似的伟大的创作”,现在没有“做创作”的说法,可说成“搞创作”;
“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现在没有“发表所说”的说法,可说成“发表意见”;
“注意新的青年战士底养成”,现在没有“战士的养成”的说法,可说成“战士的培养”。
…………
四、关于标点
鲁迅文章中的标点运用,有许多与现在的规范用法不吻合。如:
⒈表提示的冒号有时用冒号,有时用破折号,有时用句号。试比较:
⑴现在写一点我的简单的意见在这里:
一,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
二,所以,要推行大众语文……
三,普及拉丁化,要在大众自掌教育的时候……(《答曹聚仁先生信》)
⑵现在我自己想说两句的,有两点——
一,未庄在那里?……
二,阿Q说什么话?……
三,阿Q是演给哪里的人们看的?……(《答〈戏〉周刊编者信》)
⑶还有事实可以证明。一,谁也没有见过日本的“惩膺中国军”的看护队的照片;二,日本军里是没有女将的。(《新的“女将”》)
同样表提示,⑴句的“这里”后用冒号,⑵句的“两点”后用破折号,⑶句的“证明”后用句号,用法较随意。现在表提示的地方一般用冒号。
⒉序号数字后用逗号(举例见以上例句)
在序号数字“一二三”等后用逗号,鲁迅文章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种用法,这与现在的用法大不相同。对表序号的数字,现在各种期刊一般是在“一二三”等后用顿号(加括号时不用),在阿拉伯数字后用圆点(加括号时不用)。当然,序号数字后的标点,各种期刊的用法并不完全一致,如《中国语文》在“一二三”等后不用任何点号,但与后面的小标题文字空一个字的位置。顺便提及,序号数字的使用顺序一般为:先用一、二、三、……再用(一)(二)(三)……再用⒈⒉⒊……再用①②③……当然,各种期刊的使用顺序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跳过这样的先后顺序,用为一、二、三、……⒈⒉⒊……或者用为一、二、三、……⑴⑵⑶……这与规范标准在这方面未作出强制性规定有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