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书育人的路上坚定地做个行者
实验中学房教凤
走到今天的教育,它所赋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理念更为深邃和凝重,面对思想活跃,自诩已经长大去时常表现出没能顺畅地度过断乳期而在求学路上艰难行走的孩子们,我的心情就会变得复杂。 和学生们一样,我也常常在教与学之间、在教与导之间苦苦探索。于是在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的时光中,在解决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我也感受着自己在行走中的成长。
田新是我们班最好动的一个孩子。开学第一天,尽管他已经竭尽全力地要给我留一个好印象,我还是发现了他的问题。无论是队列行走还是站军姿,他都没有纹丝不动的时候。不是抬头望天就是撅嘴眨眼,不是两手乱抓就是歪着脖子满哪看,天哪,终于保持直立姿势了,再一瞅,两个脚后跟在那儿蹭呢!就这样一个孩子,在我们选拔去东坟体育场的翻牌队员时,两手举得比谁的都高!我有些发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代表学校啊,怎来的半点疏忽?到底让不让他去呢?“非常感谢大家,都愿意为班级、为学校做贡献。我们人员很充足,有没有哪位同学认为这件事自己做起来会很难,没有把握作好?”一边问,我一边注意田新。我想偷偷地看看他的反应。他真的有些犹豫了。只见他想举起手,又放下,手掌开始在桌子上蹭来蹭去。他去,我有些担心;他不去,我又有些不忍心。还是让孩子们一起决定吧。“我们班现在有一个同学,非常想为班级分担,但又有些没信心,怕影响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同学们马上就猜出了是谁,笑着真诚地喊到:“让他去吧。他肯定能作好!”田新也笑了。观众席,经常会听到小小的声音在提醒他:别动。别说话。一天坐下来,田心幸福极了,同学们互帮互助,更加团结了。看来,解决学生的问题,不动点脑筋是不行的。
我们班有名男生,下课第一件事就是站在门口接水,也不管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怎样出去;上课铃一响,还是去接水,也不管外面的师生怎样进来。老师讲课他就侧身坐,时时刻刻嘴都不闲着,有时还自言自语。一做操丢丢当当,浑身无力。刚开始,我一看到他就觉得心里忙叨,怎么能这样呐?每次和他谈话,他还不服气,没做错什么呀。我倒为难了,怎么办呢。后来他妈妈告诉我他特别孝顺,军训时不让人家坐他的床单,怕妈妈身体不好,洗时累着。我赶忙抓住这一信息,一谈话就肯定他的孝顺,然后再如此这般地说道说道,每次都弄得他泪流满面。两次过后,有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再谈话还提床单、还说孝顺的事吗?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根弦,哭确实能说明他有所认识,但拨动那根弦就一定要点击他的泪腺吗?就不能在充分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笑着、愉快的解决问题吗?又是他妈妈打来了电话,询问他是否有早恋问题,因为每天5、6块蛋糕都吃光了。他对妈妈的解释是“给女朋友了,一人一块”。我告诉他妈妈,担心是多余的,他是不会早恋的孩子。但我却想以此为由头与他深入接触。在走廊里,我悄悄拽过他:你究竟有几个女朋友?5个?还是6个?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别听我妈瞎说”。那天,第二晚自习同学们都在静静的学习。惟有他抬起头来,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就用手势问他:5个?他笑着摇头,并马上偷看四周,看是否有人发现我们,又转头看我。我又打手势:6个?这次他趴在桌子上,使劲憋住笑。我也偷着笑。这番交流没有一点声音,但那种愉快的感觉、心灵的沟通,应该是我俩之间最愉快的也是最值得回忆的一次。自那以后,他对我少了排斥,多了亲和,自然就乐意接受我的建议。
一天早自习的时候,我接到政教处范主任的任务,由我们班来组建一个49人的方块队,代表实验中学参加本溪市大,中专学生运动会。我非常高兴能为学校做点什么,但一想到我们班的有些孩子,想到他们平时的娇生惯养,要么肥肥胖胖,要么弱不禁风,我不禁有些担心:他们能愿意去接受这个任务吗?他们又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吗?
走进教室,我故作神秘地说:“嘿,快停下来,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你们。”学生们放下手中的书本,瞪着眼睛等我说话。“我听说咱们学校要组建一个方块队,参加市运动会的开幕式,准备在初二选一个班去。”“老师,那还说啥呀,选咱们班呗!”“对呀,就咱们班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喊起来。眼看者他们情绪逐渐高昂,我继续加强攻势:“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那可是代表实验中学呀。”“知道。”“那得训练。”“训练就训练呗,没问题,老师。”这会儿,时机可真要成熟了。我继续煽风点火:“训练可累了,我不舍得让你们去。”他们可能实在是嫌我太罗嗦了,“哎呀,老师,你快去申请吧,俺们肯定行。”就这样,我终于“费尽力气”为班级“争取”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异常兴奋,训练时自然是分外用心,代表学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次活动中,我作为教师,没有把任务强加给学生,而是关注了学生的能动性,尊重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调动了学生内心身处对学校及班集体的热爱之情,在“训练很累”这种困难面前,他们毫不畏惧,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帮助我完成了学校要完成的工作。
在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那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专业知识都很丰富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的是专业知识,而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多元智能理论也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并不仅仅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看重的文化课成绩,还应该包括空间智能等七项智能,其中交际能力也是其中的一种。任何人都应该去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我们恰好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拖堂”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提醒老师下课吧,老师正讲得神采飞扬,而且往往只差这一两句话,一两个知识点,一两道小题,不,看看讲台上辛苦耕耘的老师,真又怕伤害了他们的好心;而不说,只是静静地等着吧,心里委实又不舒服:因为毕竟一节课又一节课,自己也是很辛苦,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处理一下私人问题,再活动活动手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