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故乡》教学实录» 正文

《故乡》教学实录

[09-09 14:08:38]   来源:http://www.suxue6.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688

概要:师:这类问题还有吗?生:故乡中所出卖的老屋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老屋是同一所吗?师:从一篇作品想到另一篇作品,而且还记得是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你看他记忆力多强!那么是不是同一所屋呢?生:不是。那是回忆录,这是小说。一个是真的,一个是虚构的。师:好啊!刚学到的知识,这位同学马上就能运用了,当然,写小说也会用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材料。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两个:一个是故乡究竟美不美,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心情不好。关于前一个问题,有一个同学提得很好,是哪位同学,请说说你的问题。生:故乡到底美不美?是幻想中的美还是真实的美?师:哪一个回答一下看,故乡是美的么?生:美的。师:那么为什么又说“说不出佳处”来呢?生:没有印象了。生:小时记忆是美的,现在是辛亥革命后的倒退,不美了。师: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作品中的“我”有没有看过?生:在对闰土的回忆中,就联想到了故乡的美。师:是啊,那是一幅神异的图画,那是怎样的图画?天是——生:(齐)深蓝的。师:圆月是──生:(齐)金黄的!师:西瓜地是──生:(齐)碧绿的。师:你看,多美!但这些情景,“我”有没有亲眼见过?生...
《故乡》教学实录,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师:这类问题还有吗?

生:故乡中所出卖的老屋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老屋是同一所吗?

师:从一篇作品想到另一篇作品,而且还记得是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你看他记忆力多强!那么是不是同一所屋呢?

生:不是。那是回忆录,这是小说。一个是真的,一个是虚构的。

师:好啊!刚学到的知识,这位同学马上就能运用了,当然,写小说也会用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材料。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两个:一个是故乡究竟美不美,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心情不好。关于前一个问题,有一个同学提得很好,是哪位同学,请说说你的问题。

生:故乡到底美不美?是幻想中的美还是真实的美?

师:哪一个回答一下看,故乡是美的么?

生:美的。

师:那么为什么又说“说不出佳处”来呢?

生:没有印象了。

生:小时记忆是美的,现在是辛亥革命后的倒退,不美了。

师: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作品中的“我”有没有看过?

生:在对闰土的回忆中,就联想到了故乡的美。

师:是啊,那是一幅神异的图画,那是怎样的图画?天是——

生:(齐)深蓝的。

师:圆月是──

生:(齐)金黄的!

师:西瓜地是──

生:(齐)碧绿的。

师:你看,多美!但这些情景,“我”有没有亲眼见过?

生:没有。这是根据闰土说的话想象出来的。

生:故乡只是在“我”的幻想中有一个美的感觉,因为他在小时候跟闰土一块玩得很高兴。

师:对啊,对啊,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让我们再稍为概括一下,这说明“我”跟闰土的关系怎样啊?

生:有深厚的友谊。

师:是啊,友谊使“我”感到故乡美,这是幻想中的图画,而并非亲眼见到过的,所以“我”看到眼前这不美的故乡,也说是“故乡本也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生:(齐)萧索的荒村。

师:这说明什么?

生:农村日益贫困破产了。

师:是啊,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故乡是更加荒凉了。那么“我”没有好心绪,母亲也藏着凄凉的心情,都是为什么呢?

生:要离开故乡了,舍不得。

师:对啊,热土难离嘛。还有什么补充吗?

生:老屋卖掉了。

师:很好。为什么要买掉?

生:破产啦。

师:我倒没想到,原来是破产啦!(笑)

生:生活不富裕。

师:你怎么知道的?杨二嫂不是说“我”阔了么?

生:因为要到外地去谋生。

师:你们找找看,书上有一个词语,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生:“辛苦展转”。“我”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师:对啊,对啊,课文快结束的地方提到了。这就说明我们学习课文要——

生:(齐)思前顾后。

师:对了。那么屋顶瓦楞上那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是什么意思呢?

生:说明老屋很老了。

师:给人什么感觉?

生:悲凉。

师:这样,母亲的感情和“我”的心绪不是都可以了解了么?这类问题还有吗?(稍顿)没有了?很好。我提一个建议:我们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书本上说的,这样解决问题才能有根有据,有说服力。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好,就讨论到这儿,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别的问题。

——以上第一教时

四、讨论“闰土”

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关于闰土的问题。谁先提?

生:闰土和“我”小时那么好,现在为什么要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磕头?

师:谁能回答?

生:这是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

师:你怎么知道的?是自己想出来的么?还是书上看到的?啊,我打断你的话了么?对不起。不过我不能不问一个我不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得这样好呢?

生:我们历史课上刚读到过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众笑)

师:你看她把历史知识运用到语文课上来了,多聪明啊!我对你们的学习是充满了信心的!还有问题么?

生:“我”很想见到闰土,但闰土来了后,“我”并不感到高兴,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吐不出口,为什么?

师:好,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闰土一来,“我”就连珠炮似的向他提出许多问题:猹啊,鬼见怕啊,跳鱼儿啊,……(笑)不行么?

生:不行,都老了。(笑)

生:心情不好。因为“我”是来辞别故乡的,闰土是来辞别“我”的。

师:是啊,心情不好,否则即便是老头子也会热烈交谈起来的。

生:闰土已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

师:对!那么闰土现在变得怎样啦?

生:变麻木了。

师:好,“麻木”这个词找得好。书上有一个比喻,怎么说?

生:像一个木偶人了。

师:对,闰土的封建等级观念强起来了,精神又很麻木,再加上“我”和闰土的心情都不好,所以就说不出话来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本文题目是《故乡》,却为什么主要写闰土和迅哥儿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

师:好,先看外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请大家尽量不要看书,凭记忆来回答。

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生:手捏一柄钢*。

师:这是什么样的形象?

生:小英雄的形象。

生: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

生:能抓小鸟雀。

师:对对,但我们扯开了,还是讲外貌。他的手怎么样?

生:红活圆实。

师:有没有“偷”看过书?没有?你的记忆力很好!再看中年闰土,他的外貌怎样。

生:小毡帽成了破毡帽。

生:紫色的圆脸成了灰黄色的了,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又开裂像松树皮了。身材增高了一倍。

生: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师:为什么?

生:太辛苦了。

生:海风吹的。

师:啊,他说得好,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 上一篇:睡美人
  • 《《故乡》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