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国标苏教版《清平乐·村居》教学实录
一、 引子:
1、 出示“居”(板书),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2、 “吴音” 你能用“吴侬软语”来问候一下大家么?
3、 各种乡音合起来,就会成为一首诗篇。
4、 走进“辛弃疾”。出示词《破阵子》。T:……有时候词牌就表现词的内容(意境)…
…
5、 给音乐。听。T:看看这首词牌的词给你怎样的感受?(激昂雄壮的音乐起。似乎是战
士的一种豪迈,或是站死沙场的从容……)学生说感受(有的说有豪情壮志,有的说豪迈,
有的说雄壮)。再给第二首音乐。(温婉的,抒情的,是《水调歌头》)谈感受(有的说优
美的。有的说忧伤的。有的说想到了《水调歌头》……)
T:你想到了水调歌头,还有么?
S:清平乐。(教师的意思可能转到了词牌上了。学生只说了这一种,于是老师说?)
T:……还有其他的词牌,如“破阵子”……
二、 学习国标苏教版《清平乐》
(一)
1、板书:清平乐 正音 清平乐(“阅”的音)
2、揭题:清平乐·村居
3、提示学生看老师写板书“村 居”
4、交流,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说。
5、老师还想到了清·高鼎的《村居》
6、背诵。
(二)
T:老师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谁来读,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字正腔圆。
S1:读
T:“翁媪”读得特别好,来一起读一下。
S:读
T:不过最后一句,……我理解你……(正音:卧剥)。把东西的外壳去掉的可以读“bao”
。我们应该感谢他,没有他的提醒,我们可能还发现不了。
T带读,边读边打拍子。(上阕)
T:你的脚丫准备好了吗?这叫踏歌……表示“手舞足蹈”。一齐来。
S:读。
T:提个小要求,稍微停顿一下,再读。下阕的节奏太快了一点,不要紧,大家放松,来,
再来体验一下。
S:再读。
T:这是一种形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喜用平、仄音,平声音拉长一些,仄声音拉短一
些。(师读)
T带S吟(手势指挥)
T:老师不用手势,你可以点头,最的用你的声音……
S:读(T不时地把话筒递到孩子的嘴边)
(不仅仅体现读,还把“词的知识”渗透进去,如“上阕”、“下阕”,词讲究合仄压韵,
平声音拉长,仄声音短)
(三)
T: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
的画面?
S大儿子图景,(T:我们送他一首古诗)吟诵《锄禾》
S二儿子图景,(T:他为什么要这样啊!)S说
S小儿子图景,(T:看到这个画面,我们一定回想到过一句诗:“接天" target="_blank">课件 www.suxue6.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村居)本
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