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省骨干教师观摩课《咏华山》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正文

省骨干教师观摩课《咏华山》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11-08 02:58:36]   来源:http://www.suxue6.com  语文教学反思   阅读:8156

概要:文章www.suxue6.com 省骨干教师观摩课《咏华山》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4 “五·一”放假期间,我从互联网上搜集了有关西安华山的图像、文字等资料,开始设计教案和课件。www.suxue6.com 有声有色的图像和内容丰富的文字解说,把华山悠久的历史、雄伟壮丽的气势、奇险天下的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禁不住惊叹华山的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险和神奇之美。这种深刻的体验深深地影响了我,也成了我设计这一课的主线。于是,我在导课以后,准备了3分钟的华山风景录像,并配上了我精心编写的优美的解说词,意在给学生展示如诗如画的华山美景。www.suxue6.com 课文《咏华山》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于是我就根据课文的中心内容,在赏读课文环节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www.suxue6.com 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线画出描写华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边读边想,用心体会华山的高和美,读出赞美和...
省骨干教师观摩课《咏华山》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文章
www.suxue6.com 省骨干教师观摩课《咏华山》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4

“五·一”放假期间,我从互联网上搜集了有关西安华山的图像、文字等资料,开始设计教案和课件。www.suxue6.com
有声有色的图像和内容丰富的文字解说,把华山悠久的历史、雄伟壮丽的气势、奇险天下的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禁不住惊叹华山的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险和神奇之美。这种深刻的体验深深地影响了我,也成了我设计这一课的主线。于是,我在导课以后,准备了3分钟的华山风景录像,并配上了我精心编写的优美的解说词,意在给学生展示如诗如画的华山美景。www.suxue6.com
课文《咏华山》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于是我就根据课文的中心内容,在赏读课文环节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www.suxue6.com
1、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线画出描写华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边读边想,用心体会华山的高和美,读出赞美和惊叹的感情。
2、读诗句,明诗意,感情读,熟成诵。www.suxue6.com
3、夸夸小寇准,齐读最后两段。www.suxue6.com (www.suxue6.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为了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描写华山的诗句,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我又搜集了一些文人墨客为华山写下的千古绝句,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欣赏,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最后我这样设计了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不但有雄伟壮丽的华山,还有壮观的泰山、秀丽的黄山、巍峨的庐山登名山大川。愉快的暑假即将来临,让我们走进祖国的名山大川,攀登高峰,欣赏美景。让我们也来赋诗几首,赞美这秀丽神奇的大自然吧!
本着突出中心的宗旨,我这样设计了板书:
                咏
 

华山            美           寇准
            高       险       
   雄伟壮丽                     聪明过人
 
准备充分以后,我开始试讲,用的是一(3)班的学生,曹校长和张主任亲临会场听了我的第一次试讲。课堂的前半节还不错,尤其是播放华山风景片时,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华山的美鼓起掌来。后来在赏读课文时,学生开始出现精神松懈,读课文无激情,发言也不积极。有一个孩子总是喋喋不休地问一些有关华山历史、形成、风景区的问题,还有几个孩子已经心不在焉了。我的上课激情一点一点被冲淡,精心准备了数天、自以为很满意的一节课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以“人”为本的第二次备课
课后,曹校长没有批评我的所作所为,而是很亲切地拉我坐在她的身边,很平和地指导我再次研读课文。在这种面对面地交流、手把手地帮带的中,我们开始了第二次备课:
1、“拿到三、四年级都可以上的语文课,6、7岁的孩子喜欢吗?”我们经常提到,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保证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提供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一节观摩课,决不是一位老师展示各种才华的表演课。“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例如:妙语连珠的解说词,只求语言精美而不管学生是否能理解;课堂上增加的古诗,生僻字太多,学生正确读顺困难太大,更别说理解诗意、感情诵读了。于是,我针对以上问题都作了一一调整:用简洁且优美的语言解说华山的高,挑选诗意浅显且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文让学生欣赏吟诵,教学各环节的设计力求富有童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音乐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吟诵语言文字的热情。
2、“导课后应该用什么语言自然过渡到复习上节的生字词这一环节,又不破坏导课时营造的情境,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导课时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咏华山》,欣赏西岳华山那雄伟壮丽的景色。”接下来就是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显得突然且没有情趣。从复习环节到观看风景片,更是缺了一条主线,显得散乱,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得不到逐步提升。我应该在过渡语言上下些功夫,将一个个教学环节有机地串联成富有情境的整体,从而使课堂变得丰满,有活力。
3、“课文主要写了华山的高,还是写了华山的险?华山的高和美有什么联系?”一句话问得我茅塞顿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增加课堂信息含量,必须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核心地展开,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否则将会形成形散神离的感觉。课文写登华山的“艰难”、“蓝天”、“远远近近的山”、“太阳”、“白云”等词句,以及寇准的诗句都是在写华山的高。是啊,华山因为高而险,因为险而美,“无限风光在险峰”嘛!那么,这节课的导课、风景片的解说词、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处理,都应该紧紧围绕赞美华山的“高”这个核心,让学生通过视觉去观察和感受、通过与文本对话去体验和感悟。
4、“这片课文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如何恰当地处理?”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即文章由“文”和“诗”两部分组成。指导读本文,既要让学生领悟文,又要知道学生把诗和文联系起来,借文悟诗,而不是独立地分别欣赏。学文时,我们要教会学生抓关键句,通过细心朗读,结合看插图,让课文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变成美丽的山顶景观。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孩,去登华山,获得真切的体验;去读课文,领悟课文语言。古诗的学习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找到文中与各句诗相对应的句子。我们要指导学生抓住文与诗中相对应的句子,借助文中的语言来理解诗的意思。还要指导学生对古诗及文中对应的句子反复吟读,借助于文中优美的文字来体会诗的意境,感受古诗句结构的奇妙和汉语言表方式的丰富多变。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