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文教学《长恨歌》“长恨”简说» 正文

《长恨歌》“长恨”简说

[12-26 17:48:29]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诗文教学   阅读:8389

概要:《长恨歌》“长恨”简说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长恨歌》的核心是“长恨”,诗人白居易主要从如下三方面来表现:一是以“死别”来突出“长恨”。“死别”的场景特别细腻: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六军不走让唐玄完无可奈何,他不忍割爱,却又无法相救,只能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惨状,血泪交和涕四流。这其中有苦,更有恨,更多的是无奈。二是以“各地伤情”来渲染“长恨”: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唐玄宗奔蜀途中寂寞悲伤,酸楚愁惨;还都路...
《长恨歌》“长恨”简说,标签:古诗文教学大全,http://www.suxue6.com

《长恨歌》“长恨”简说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长恨歌》的核心是“长恨”,诗人白居易主要从如下三方面来表现:

一是以“死别”来突出“长恨”。

“死别”的场景特别细腻: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六军不走让唐玄完无可奈何,他不忍割爱,却又无法相救,只能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惨状,血泪交和涕四流。这其中有苦,更有恨,更多的是无奈。

二是以“各地伤情”来渲染“长恨”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唐玄宗奔蜀途中寂寞悲伤,酸楚愁惨;还都路上追怀忆旧,伤心凄苦;回宫后,白天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晚上更是辗转难眠。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种种感触,无尽相思,万般愁怨,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就这样,将 “长恨”写得动人心魄。

这一部分,语调是酸恻动人的,描述是宛转的,情感是深切揪心的。

三是以“仙境复现”将“长恨”推向顶点

诗人借助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写成仙之后的杨太真对唐玄宗的思念头,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对“但令心似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来表现杨玉环对人间真爱的坚贞与延续,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将“长恨”情感渲染到极点。

理性的诗人没有完全沉浸在李杨的爱情世界里,所以诗篇起笔便写“汉皇重色思倾国”,指出“重色”是“长恨”之源。是唐玄宗荒yin误国造成了政治悲剧,而这一政治悲剧又造成了二人的爱情悲剧。


Tag: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教学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诗文教学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