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中的“其”
陈千里
《游褒禅山记》,因王安石那“笔翻江海”的大胆创造(“寓理于事”)遂成千古名篇,这是从游记文体发展的角度来谈《游褒禅山记》的文学价值。这一价值历来为人所重视,但文中所出现的“其”字竟有20处之多,却鲜有人注意。鉴于文中的这20个“其”较全面地涵盖了“其”的常用用法,本文试图将其进行穷尽式的归纳,以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的意义和用法。
一、代词用法
(一)代第三人称。称代人、事或物,多用为领属性定语,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2)距其院东五里
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4)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5)入之甚寒,问其深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根据具体的语境(上下文),以上数6例中的“其”分别指代“褒禅山(华山)的”、“慧空禅院(褒之庐冢)的”、“仆碑的”、“华山(华阳)洞的”、“后洞的”、“后洞的”。在文中,除了这些置于名词(词组)之前作定语外,还有一些作小句的主语,也有作兼语的。如: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3)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例1中的“其”作为“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主语,不能理解为“它的”。(注意:这里的“华山之阳”在句中是方位名词(短语)作状语,应理解为“在华山的南面”。)例2中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小句的主语,应理解为“它上面”,不能理解为“它上面的”。例3中的“其”,也是作为“”这一小句的主语,应理解为“他们”。例4中的“其”作兼语,即作为“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宾语,又作为“传而莫能名者”的主语。
作为人称代词的“其”,不仅可以指代第三人称,有时还可以活用为第一人称,在文中仅1例。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在这里,“其”指代自己,即作者。
(二)指示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那些”,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如: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3)其进愈难
4)而其见愈奇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则或咎其欲出者
根据具体的语境,以上6例中的“其”分表表示对“慧褒埋葬的时间”、“游客”、“走的路”、“见的景”、“后洞”“游客”、“欲出之人”进行强调。
二、副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在这里,“其”作为疑问副词,表示反诘(反问),可以译为“难道”。(注意:若“其”作为这一用法时,它常常要和其它句末语气词(乎、哉、也)联合使用,掌握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三、助词
既其出
这里的“其”作句中语气词用,无意义。又有人认为,这里的“其”可以做第一人称代称,指代“我们”,可备一说。
其实,文言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不止如上所述,具体而言,从大类上讲,除了文中所涉及的代词、副词、助词三类之外,还有表示假设和选择的连词、作形容词、动词词头的助词。这四类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