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拼音教学的灵性
范声荔
当孩子们正是踏入校园,接触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拼音;拼音是一根拐杖,将伴随我们今后的学习。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教过两个一年级,觉得一些想法可以记录下来,供自己今后参考:
我在乎我关注的是拼音教学的灵性,这种灵性其实就是一种活力,是孩子学习的兴趣,是老师教学的动力......
一、口诀记忆
以顺口溜的形式记录,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同时方便记忆,方便复习,所以教师要给予重视。顺口溜的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形”来编,也可以根据“音”来编,但不管怎样编,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例如:对于单韵母“a”可以是长大嘴巴aaa;也可以是圆圆脑袋羊角辫。
二、书写循序渐进
孩子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可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为此在要求书写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先从基本笔画入手如左半圆、右半圆......这一点在入学教育一周内就可以进行了。
三、巩固应“百花齐放”
有了坚实的基础“金彩”的开头,没有良好的结局,到头来还不是一场空。我始终认为经不起检测的教学方法,再好都是昙花一现,空架子。
巩固应该杜绝纯粹机械背诵,应该“百花齐放”。教师要利用各种孩子愿意参与的活动让孩子灵活记忆。例如:给声母找家,给韵母加帽子、找朋友等等。
不管如何教学拼音都不能丢了“灵性”,因为它是本,它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