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孤独之旅》的景语
浙江 章国华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话用在小说散文的景物描写中特别适合。但当我们进入小说教学时,却很难引领中学生进入“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细心体会。比如选自曹文轩《草房子》的《孤独之旅》一文,小说中的许多景物描写都很有味道,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解读比较抽象。一般只抽象理解到景物描写衬托出了人物的什么心情,但至于这些描写是如何衬托的,这样衬托的妙处在哪里却道不清,说不明。这样就很难引领学生深入体验理解如此美妙的景物描写。下面我们不妨试举几例。
比如,小说中有一处衬托人物孤独的景物描写:“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段描写是如何衬托人物孤独心情的呢?这种衬托的妙处在哪里呢?我们不妨让学生先从这小小一段描写中的几个“扇形”开始。首先文中写到,鸭群是大扇面形的,每只鸭子是小扇面形的,船头的水流是大扇面形的,而每只鸭子形成的水流是小扇面形的。这里,这么多的扇面形一个接一个,很有规律也很单调,这不正如杜小康和父亲每天的行程,每天的生活,每天看到的景物一样,一天又一天,不断重复,不断出现,似乎没有尽头,又似乎会不断轮回吗?所以,这种规律性的花纹正是内心孤独与外在景物的一一相映,景物与孤独都有着单调、重复、轮回的特征。
可以说,眼前的扇形越均匀,水声越永恒,也就意味他们孤独日子的一再重复,意味着他们内心孤独的永恒不息。当这种细微得不能再细微的景物显得如此清晰与细腻时,这意味着外界一切值得关注的景物都已经失去或无法关注。生活中,那些很难进入视线的景物如今却那么生动地出现在眼前,此时,这些景物描写得越鲜活生动,我们心灵体会到的孤独就越苍白与刺眼。相同写法的还有一处:“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要是在平时,杜小康哪有时间会去注意船舱里飘起的炊烟啊?更哪会去关注这是不是第一缕炊烟啊?但今天却不同,在杜小康眼里,平时也许根本没什么值得注意的炊烟,此时却已经没有比这更值得他注意和欣赏的东西了。这是孤独成唯一的炊烟,这更是此时杜小康唯一可以欣赏的风景。“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平时,有必要去分清“热气”与“炊烟”的区别吗?没有,但此时,去区分一下热气与烟气这无聊的事却能打发一些时间,能让孤独的心灵不再空白得触目惊心。这是孤独之极的“无可为而为之”啊。这里,表现孤独的方法特别在选景的独特与描写视角的显微。
再来看另一处表现孤独的景物描写。“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对孤独的表现,是通过鸭子的角度来写的。这样写的妙处在哪里呢?这里的妙处是建立在于人与动物情感的互通上的。这就涉及到一个情感逻辑起点,在特定的情景下(如此孤独),在情感上不能互相沟通的人与鸭子是可以沟通的。而也正是基于这种不能沟通(科学理性上而言)的沟通,作者强化孤独的情感得到了深刻的表达。这里,作者没有说杜小康父子是无家可归的漂泊者,反而说鸭子是无家可归的漂泊者。原文的前文已经讲到:“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可见,鸭子是没有“家”的概念的。但随着孤独的加深,写到这里,作者显然隐含着一种情感逻辑,就是一个无法理解“家”的概念的鸭子都感到了自己的无家可归,那对于最需要家的人而言,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啊。正是作者通过把孤独的情感移植到鸭子身上,从而让读者反观更懂得生活体验的人(杜小康父子)所体会到的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情感。
这里,作者遵循的是情感逻辑,文学描写就有这样一种魅力,有时,在科学理性上越荒诞,在情感世界越丰满。而且,下面富有人性化的描写更是把这种孤独的程度加以了生动化、形象化。文中写到,鸭子团团围住小船的举动,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把头拔出翅膀观望主人的神态。这让我们看到的是,此时杜小康父子的孤独已经让鸭子都产生了顾盼、同情、怜悯之心。要知道,杜小康父子是来放鸭的,是来照看鸭子的,但他们此时的孤独却让人觉得他们更需要鸭子的安慰。这里,我们发现,作者越把鸭子的同情之心写得生动与丰满,越让我们感到杜小康父子的心灵被孤独侵占之后的无奈、荒凉。这种写法的高明在于充分理解了情感逻辑非理性的一面。
再比如,文中写到“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这里,“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为什么说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呢?难道杜小康没见过芦荡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在这样的处境中,他的心里从来没有如此孤独过,如此对前途和生活迷茫过,因而也就觉得没有见过让自己感到如此孤独的芦荡。“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正是孤独的恐惧感对心灵色彩的包围与绞杀,这也正是“孤独”几乎压垮幼小心灵世界的生动写照。
从以上几个小细节的分析中,我们是否可以说,要深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关键在于:首先,我们要深入到景语背后的景物特征,然后抓住景物的特征与人物情感特征的共通点进行理解。当然,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情感特征往往遵循情感逻辑,它不遵循实用理性逻辑,这也正是文学语言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可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背后隐藏的正是文学审美价值对实用理性价值的超越。它让我们看到,在理性思考上荒诞的,在情感表现上却往往是楚楚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