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细节上的感动——巴金《短文两篇》解读
徐志耀
巴金先生的《短文两篇》是我们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课文主题鲜明,情感真挚。但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常常遇到如下的问题:1、本文的篇幅短小,如何能让学生能够在一堂课中可以集中精神学习课文?2、本文的主题非常鲜明,我们在课文中还可以挖掘出哪些内容?3、两篇短文之间的联系如何展现出来?
09年《语文教学通讯》中刊载了南京树人国际学校的汤海娟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实录,汤老师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对学生问题的引导得出“飞蛾与夸父,对理想的追求,专注而执著,在作者笔下,他们成了为了追求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而姮娥,对理想的追求,是建立在虚幻的,甚至有些自私的立场上,从而成为悲剧人生的象征”这一结论。汤老师的课给我很大启发,但是我觉得这堂课并没有完成解决我前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特别是《月》中姮娥的形象的解读本身就有令人费解的地方。既然“作者在那个年代,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处,可能有规劝人们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选择好人生的道路的意思。”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面影都该在镜里罢”?如何按照汤老师的说法,那么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迷茫过,曾经受过诱惑,那在《日》中作者对于理想人生的表述是否就与之矛盾了。难道作者是想说自己的思想有过两面性?但是《月》中作者已经明确了“月的光是死的光”,而前文中已经讲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他的信念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月的光带给他的感受也是明确的,应当不存在迷茫的问题。而在学生引用《淮南子》的原文来说明“她的理想与飞蛾与夸父不同。前者的理想很直接,就是有热量的光明,为之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姮娥的理想,似乎在光明之外,月亮不过是承载她理想的一个寄托。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月的美好,就成了她幻想的世界。于是出现了想象中的别样的人影,我觉得也是很正常的。”这里有一个明确的问题,如果她奔月宫是为奔向更远的理想,那她为什么选择月宫,不选择太阳,是因为月宫中的“幻影”来诱惑她,既然是幻影那就是不存在的,那作者为什么还要说月亮中“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而且这个神话的核心是姮娥窃取了“不老之药”,月宫实际就是她服药后成仙的所在地,奔月仅仅是她成仙的一个过程。作者对这个神话做出了自己的改造,将奔月变成了姮娥的目的。而文中的“什么人的面影”不是幻影,而是世间某个人的面影在圆月的展现。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他的思想是有过矛盾,但他的理想是明确的,没有丝毫犹豫,作者看到的“某某人的影子”也决非月亮用以诱惑别人的手段。汤老师在课后反思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我认为这种个性化行为决非是否认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想潮水可以任意流淌,教师的责任就是让这潮水流水合理的渠道之中。如果我们让学生任意来解读课文内容,同样会出现主题的偏差,这往往会让学生怀疑明确的思想道德理念,这无疑是危险的。
我对于本课的解读没有超越《教参》的范围,但我觉得《教参》的解读是机械的,如果我们将之强加给学生,无疑是将本课的内容程式化,甚至庸俗化了。我在上课之前首先考虑通过本课应当教给学生什么内容?我认为,看似简单的主题恰恰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如果学生仅仅是机械的从课本中获得本课的主题,他们就无法体会本课的文字魅力,感受作者追求光明时表现出的激情,而能够学习到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法才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引导学生品味、把握文章中的一些细节,由此体会作者的情感及思想是本课教学的主要过程。
我注意到如下细节,《日》中作者分别用“灯火”和“太阳”象征光明,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作者说自己“甘愿做人间的飞蛾”而“要飞向火热的日球”?《月》中反复出现的“影子”指什么?两篇文章的内容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我认为解决以上的问题的最重要途径就是钻研文本,联系上下文内容。
“灯火”有着“光和热”,而追求它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扑向”“死在”“浸在”代表着一种甘愿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因此它“值得赞美”。而夸父仅仅是“追赶日影”,他并没有成功。但他仍然值得“怀念”,因为他没有放弃过追求,最终在太阳升起的时刻渴死在路上。太阳无疑比灯火具有更强的光与热,因此作者希望当自己有一双翅膀时扑向太阳,让自己也成为光与热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是“化做一阵烟,一撮灰”,最终成为太阳所散发的光与热的一部分。从灯火到太阳,我们读出了作者对于光与热不懈的追求,这是倾注了全部激情的追求。
《月》中面影和影子出现了三次,分别是“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和“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既然每个人的面影都会留在镜里,那么为什么作者只看到某某人的影子,而没有说还有其它人的影子?这个某某人一定是有所指的,一定是他渴望想看见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呢?作者在文中写道他看月亮是“在静夜里一个人”,当他孤独的身影望着月亮的时刻,他会想看到什么人呢?必然是他最思念的那个人。而“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对方同样也在望着圆月,渴望在圆月中看到他的面影。月亮带给人的是无尽的寂寞,正因为寂寞,因此才让人觉得寒冷。“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为什么人要寒夜对镜呢?是因为一个人孤独无依,只能在寂静中寻找心灵的安慰。正如李清照《感怀》中所写:“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在寂静中只能以虚幻的影子来安慰自己,心中的思念使自己感到无比寒冷。因此月亮将寂寞和寒冷带给人们,它没有散发光和热,它就是死的星球。而姮娥所看到的,就应当是她所思念的人,为了不让对方忍受寂寞与寒冷的折磨,姮娥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奔向那个世界。我不认为作者否定了姮娥的行为,恰恰是表现她的牺牲精神。作者最后的反问,恰恰表现出了对黑暗寂寞世界的不堪,而对姮娥这种牺牲精神的向往。
而《月》全文用大部分篇幅来表现月的寒冷,最后突出姮娥的形象,正是为了表现“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为忍受不了月亮带来的寂寞,姮娥宁愿奔向月亮,让那个思念她的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让自己与对方的影子在月亮中相会,从而不再寂寞。文中也突出了个人的孤独无依,因此更加无法忍受孤独的折磨。因此,姮娥的行为是对孤独的一种反抗,在这个角度上,两篇文章联系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日》强调了对光明的追求,而《月》则强调了对黑暗的反抗。“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而“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是的,一但失去了光和热,就失去了生命。因此,作者宁愿化身成人间的飞蛾,将自己变成光与热,而姮娥奔月的举动,也为改变这个黑暗的世界而付出终身的幸福。从这个角度上说,姮娥与飞蛾、夸父一样,都是光明的追求者。
本文的主题是鲜明,情感是强烈的,而作者正是通过上述的细节表现出这一主题,倾吐自己的情感。只有把握住这些细节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