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教材研究桃花源的N个陷阱(许必华)» 正文

桃花源的N个陷阱(许必华)

[10-05 22:00:23]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教材研究   阅读:8205

概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千古奇文,奇就奇在他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世外桃源,而我们读来却觉得是真的。你看,一个渔人,缘溪而行,进入桃源仙境,受到热情款待,而后重寻迷路,整个过程仿佛作者亲历一般,哪还有假?探寻桃源如此逼真的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桃源之美,美得靠谱,颇接地气,它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超越时代,更非乌托邦之类的幻想,人民是完全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的;二是诗人文笔高妙,他采用了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但诗人并没有说谎,透过字面,仔细品读,诗人的每一句话中,都暗示了他只是在虚构一个美好的世界,是他的理想而已,只是,你能读出来吗?在芳草鲜美的字面之下,隐藏着N多陷阱,且让我们一一梳理。一、神一样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章开头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时间在公元376—396年。陶渊明写作此文时约在421年,也就是说,就算真有其事,也过了几十年。这个时间,妙就妙在渊明先生出生于365年,这期间他恰好经过,因而显得真实可信,但又不具体说明是哪一年,且又是过去了几...
桃花源的N个陷阱(许必华),标签:教材研究资料,http://www.suxue6.com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千古奇文,奇就奇在他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世外桃源,而我们读来却觉得是真的。你看,一个渔人,缘溪而行,进入桃源仙境,受到热情款待,而后重寻迷路,整个过程仿佛作者亲历一般,哪还有假?

探寻桃源如此逼真的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桃源之美,美得靠谱,颇接地气,它没有过高的要求,也没有超越时代,更非乌托邦之类的幻想,人民是完全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的;二是诗人文笔高妙,他采用了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但诗人并没有说谎,透过字面,仔细品读,诗人的每一句话中,都暗示了他只是在虚构一个美好的世界,是他的理想而已,只是,你能读出来吗?

在芳草鲜美的字面之下,隐藏着N多陷阱,且让我们一一梳理。

一、神一样的时间、地点、人物

文章开头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时间在公元376—396年。陶渊明写作此文时约在421年,也就是说,就算真有其事,也过了几十年。这个时间,妙就妙在渊明先生出生于365年,这期间他恰好经过,因而显得真实可信,但又不具体说明是哪一年,且又是过去了几十年的事,难以对证。作者之所以要写上这么一个神时间,无非是暗示读者,不要白费心机去查证了,你查不到的。此为第一处设陷。

武陵,郡名。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真实可查。过去的一个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地级市,但辖区往往更大。如此之大的一块地方,要找到一个打渔人,不容易;而是一个不知姓名的渔人,更难以查找。这神一样地方神一样的人,实在是大智惹愚的高妙写法。

另外,设若真有桃源仙境,就一个说大不大的小小武陵郡,凭郡守的权力,还不能踏个遍去找到?

本句中,实实在在的时间、实实在在的地方、实实在在的人物,下细一推敲,却都是神时间,神地方,神人,看似真实,实际虚幻。

二、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水而下

诗人接着写道:“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这句话直译过来是这样的:(一天他)沿着小溪行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缘溪行”,是顺水而下呢还是逆流而上,是一个问题。从后文的“林尽水源”来看,当是逆流而上;“水源”,水发源的地方,依据我们的常识,水发源的地方通常是一道湖泊。(而且这湖泊一定不小,而且要有足够的水才能成溪,而且溪要足够地大,大到能够行船。)依这样理解,逆流而上,就得双手划船——那个时代的船是没有马达的。用去了双手,又用什么手来捕鱼呢?且不说捕鱼,逆水而上划行,是要用力气的,是什么样的力量吸引着他能够痴迷地专注于划船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无论如何是有逻辑错误的。如果是顺水而下流到了山脚之下,那“水源”当作何解释?这是一个难以察觉的思维陷阱,我们一不小心就要栽进去。

因此,这一句话,可谓神笔。

三、突如其来的桃花林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个“忽”字,写出了渔人从“忘我的划行”中突然地又梦一般地进入了另一重境界——一片桃花林。这片林子很美,美得迷幻,妙笔就在这个“忽”上面,来得突兀。

两岸长达几百步的地方,没有一棵别的什么树,全是清一色的桃树。是自然天成,还是有人为之?只能去问陶先生了。若是自然天成而没有一棵杂树,那此地只适合长桃树吗?若是有人为之,是桃源人还是武陵人?迷雾重重。

学生有问,所逢为什么是桃花林而不是别的什么林。这一抹笔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具匠心。《山海经·海外北经》言: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桃林也。有花可目,有果可食,因此化为桃林有一种神秘色彩。二是因为桃花开在春天,色彩绚烂,旖旎迷人,“桃红柳绿”从来就是春光明媚的写照。三是桃花之美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比如“人面桃花”、“桃花流水”。在陶渊明的眼里心中,桃花一定是美好的象征,因此拈来如此意境。最美莫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此句之意,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以我拙劣的文字,其意象当是:地面上有许多桃花的花瓣,仿佛开在如茵的花草之上,鲜艳美丽;枝头上桃花灼灼,仿佛缀乱云霞,娇烂漫红。唯有桃花,花落而色不死。地上枝上,都是桃花,这才是仙境般的感觉。

四、你敢钻进一口隐约着光亮的陌生的小山洞里去吗

文本写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学到这里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敢钻进一口隐约着光亮的陌生的小山洞里去吗?学生们全吐舌头,表示不敢。那渔人何以有如此胆量?君不见,五柳先生在一旁窃笑——我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嘿嘿!

除非在梦中,正常的人都不会去冒这个险。那山草丛中的小山口,晃悠着若有若无的神秘的光亮,而且很狭窄,只容一个人爬行进去……这是何等大胆而刺激的想象啊!渔人不是吃饱了饭撑着的探险家,他只是个打渔为生的平民。若说社会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这渔人横竖都无法生活了,去冒一险刨一桶金(姑且想象为宝藏的诱惑吧)大不了一死尚可理解,但从后文看,他径直就去“诣太守”——一个平民百姓直接就可以去拜见一个正厅级官员,这社会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一个黑暗的社会(但实际上是,这正是作者内心的矛盾),除非这个郡守是他舅子。

那“仿佛若有光”的小口,那“初极狭,才通人”的逼窄,无不狰狞着陌生的恐惧,我们都不敢贸然进去,但渔人是“神人”,他进去了,所以才会有下面的“少年派之奇幻之旅”,才能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洞天福地。

五、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接下来渔人看到的和经历的,正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和平,安宁,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过也就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大同社会而已,这种理想,到陶子之时已传承千年,只是,陶先生将其更具体化,以至于人民触手可及,这也正是桃花源的迷人之处,同时也正是陶渊明为我们设置的迷人陷阱。

陶渊明不同于大同社会的是,大同社会是“选贤与能”来管理社会的有政府形态,他的理想却是无政府主义的,从“鸡犬相闻”可以看出。老子在《小国寡民》中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诗人为什么要向往这样的社会呢?原来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频的环境里,结庐人境,种豆南山,长期的隐居使他对农村的现实有深刻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他的这种理想,他知道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就只能在想象中实现。有人说他这是在复古,是历史的倒退,还不如说是历史的超越。

六、桃源并非与世隔绝

文字的陷阱,往往要细读才能识别。说桃源并非与世隔绝,有三点理由。这三点理由,是由文中的三处“神笔”支撑的。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意思是就,这里面的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没有与外界的接触,怎能“悉如外人”?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唯有桃源人像影子一样生活在尘世,才有可能和外界完全相同。

2、“不足为外人道也。”临别时,桃源人交代,不要跟外面的人说。为什么不能说,是怕外人打扰他们宁静的生活?是,又不全是。这句话已经暗示他们是知道外面尔虞我诈的世界的,要不还怕外人知道干嘛?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那些标志都跑到哪去了,陶子没有说。不说你也明白,显然是桃源人干的。他们对外人显然是不放心的,像影子一样跟着这个可鄙的渔人,抹掉了他所有的痕迹,从此连同他们的桃源世界一起,人间蒸发。

七、缘何渔人不“率妻子邑人”进入桃源而要去告太守,他没有想过欺“郡”之罪吗

首先得弄清楚太元年间的社会状况。太元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376—396年间,共21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北方是强大的少数民族前秦,君主是苻坚。南方是软弱的汉人政权东晋,君主是司马曜。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个时候。苻坚大军南下,却被东晋以少胜多,击退于淝水。从此北方的前秦大乱,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崛起;南方则由于内部党争也无力北伐,造成中国南北对峙、长期战乱的混乱局面。这段时期,全国都处于动荡之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历史如此,想渔人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他发现了这个世外之地,完全可以悄悄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从此过上美好的生活,他为什么又不这样做呢?也许,在陶渊明看来,俗世之人品德太差,是不佩拥有这样的生活;那高尚之士刘子骥为何也寻找不到?只能说这种美好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且他不久就死了,仿佛某种魔咒,更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有一个问题,渔人邀功请赏“诣太守”,他就没有想过会找不到吗?他对太守吹得天花乱坠的神话,结果却是大失所望,把太守给耍了,犯下了欺“郡”之罪,善良的陶先生把这个可怜的小人物最终的审判留给后人去了。

桃花源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当时条件下,治于人者略施“仁政”就能实现的。然而不能,就只能是一种理想罢了。如此低生产力下的满足还要成为理想,足见他对当时社会是多么的失望。他为后人描绘的这幅桃源美景,因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这篇“记”能够广传后世,影响深远,大约是人们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桃源吧。


Tag:教材研究教材研究资料语文学习 - 教材研究
《桃花源的N个陷阱(许必华)》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