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数学学习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正文

小学数学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06-02 05:36:04]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数学课堂   阅读:8325

概要:小学数学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一、“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提出的背景提起阅读,我们似乎只会想起语文教学,然而,阅读在数学教学中也日益被大家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商品交易信息,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这就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现代人掌握多学科的阅读能力,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为了积极响应区“学科教学特色”创建活动,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培养我校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组进行了“思辨式阅读”的学科特色研究。二、“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过程第一阶段:“数学阅读”的研究 “农村小学阅读文化的建构与价值引领”是我校申领的无锡市重点课题,学校针对“阅读”开展的研究已有近二年,但以语文学科的研究为主,数学在“阅读”方面做得并不多,甚至一开始就不被数学老师理解,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无多大作用,加之对“数学阅读”并不熟悉,因此,大家对这一主题...
小学数学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标签:数学课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小学数学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一、“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提出的背景

提起阅读,我们似乎只会想起语文教学,然而,阅读在数学教学中也日益被大家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商品交易信息,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这就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现代人掌握多学科的阅读能力,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为了积极响应区“学科教学特色”创建活动,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培养我校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组进行了“思辨式阅读”的学科特色研究。

二、“思辨式阅读”教学特色创建的过程

第一阶段:“数学阅读”的研究

“农村小学阅读文化的建构与价值引领”是我校申领的无锡市重点课题,学校针对“阅读”开展的研究已有近二年,但以语文学科的研究为主,数学在“阅读”方面做得并不多,甚至一开始就不被数学老师理解,认为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无多大作用,加之对“数学阅读”并不熟悉,因此,大家对这一主题是“既无心”又“力不足”。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关注到阅读应该与思辨相结合,而是从对“数学阅读”的研究做起。我们一直在思考该对“数学阅读”如何定位,研究的重点在哪,当我们犹豫的时候,“创建学科特色”的活动给了我们做下去的信心。所有的数学教师聚到了一起,大家共同学习、你说我议、一次次的例会让我们由模糊到清晰,而一次次思维的碰撞、火花的闪现又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加强“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自学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其次,数学作为一门文化,要传承数学文化乃至人类文明,不仅要依靠书本上的知识,依赖教师的传授,还需要用有效的阅读途径来秉承优秀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人文精神,对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作好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第四、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作练习,之后,总结、布置课下作业,课本沦落为了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数学书被教师遗忘了,被学生遗忘了,被课堂遗忘了,成了课堂学习的附庸品。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第五、开展“数学阅读”必须拓展阅读的方式。《小学生数学报》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编辑的一份质量很高的报纸,因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比语文阅读更辛苦。因此,在阅读的初期,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孩子喜欢《小学生数学报》,我们利用学校规定的“阅读”时间(每周一中午12:00~12:30),选取几个实验班进行阅读,并作相应的指导。结合读报活动,我们开展“数学读书读报知识竞赛”,让学生尝试解答教科书上的思考题与数学报上的挑战题、趣味题,发现苗子,提供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忘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用数学语言来解读生活。不管三年级的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还是五年级的统计,学习完书本知识,我们都重视让孩子们通过调查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让孩子们在研究生活中数学的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

另外,我们还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平时阅读和积累的数学知识进行展示运用。上学期,1~6年级所有数学老师进入班队,开展了“感受数学文化”的主题阅读活动。如三年级的“数学日记写什么”、“巧算24点”、四年级的“脑力体操大比拼”、“心算星级赛”、五年级的“数学故事会”、“身边的小数报、生活的好朋友”、六年级的“相约在数学王国”、“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手抄报”等,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有游戏、有实践、有竞赛……本学期我们则开展“学生数学阅读成果展示周”的活动,一方面每班开辟“数学角”展示学生的数学阅读作品,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以自排自演的数学小品、数学相声、数学故事、数学儿歌等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了,教师也随着了解了更多的数学文化知识。

第二阶段:“思辨式阅读”课题的提出与实践探索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数学阅读不仅仅就是读一些数学刊物,了解一些数学史、数学文化,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的素养,因此我们将研究视角转向了课堂教学,确立了“思辨式阅读”这一主题。

1、让“思辨式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上学期,由吴云和华新余两位青年教师率先上数学阅读研究课。尽管两位老师的课还不够成熟,尽管他们对数学课堂教学中“阅读”的认识还比较浅显,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课引起了大家对数学阅读深入的思考,如果说以前仅仅停留在读数学刊物层面上,那么现在,则带动大家将研究视线完全转入了课堂教学。

[1] [2] [3]  下一页


Tag:数学课堂数学课堂大全数学学习 - 数学课堂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