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广度:大家都知道语文要积累,但知道不等于做到。窦桂梅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老师们哪,积累就是积德呀!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积德呀!”窦老师为了孩子们的积累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课堂教学的广度,窦老师把功夫花在备课上,她认为:老师们好好备课就是最好的培训。为备《晏子使楚》这一课,她翻阅了多少材料啊:《晏子春秋》、《战国策》以及中国外交史上的相关资料。正因为有教师课前的醉心投入,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 深度:窦桂梅老师更追求课堂的深度,她注重举一反三,更注重举三反一。主题教学是她课堂的鲜明特色,在她的课堂上,围绕一个主题,品读课文也好,补充材料也好,最后都要引申,要拓展,要升华。《晏子使楚》别的老师把它当成一个历史故事来教,她不,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完《晏子使楚》,两千多年前的晏子和楚王就给我们提供了“尊重”的典范...
走进名师——感受窦桂梅,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suxue6.com
广度:大家都知道语文要积累,但知道不等于做到。窦桂梅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老师们哪,积累就是积德呀!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要积德呀!”窦老师为了孩子们的积累可以说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课堂教学的广度,窦老师把功夫花在备课上,她认为:老师们好好备课就是最好的培训。为备《晏子使楚》这一课,她翻阅了多少材料啊:《晏子春秋》、《战国策》以及中国外交史上的相关资料。正因为有教师课前的醉心投入,才会有课堂的广度和学生视野的宽度。
深度:窦桂梅老师更追求课堂的深度,她注重举一反三,更注重举三反一。主题教学是她课堂的鲜明特色,在她的课堂上,围绕一个主题,品读课文也好,补充材料也好,最后都要引申,要拓展,要升华。《晏子使楚》别的老师把它当成一个历史故事来教,她不,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完《晏子使楚》,两千多年前的晏子和楚王就给我们提供了“尊重”的典范,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尊重”?这是一个多么现实而又深刻的主题!
窦老师的温度、广度、深度让语文教学长出的不再是一棵棵小草,而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第四个字:场
牧场:窦桂梅老师说:语文教师要做牧羊人,语文教学要把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不是圈养。窦老师用自己的实际教学告诉同行:“语文是没有围场的。”教学《晏子使楚》,窦老师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教孩子们怎样读书:通过晏子的“看了看”和韩信的“看了看”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明白:晏子看到的是楚王对他的不尊重,而韩信看到的是一个无赖对他的侮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晏子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支撑。由此,窦老师引导学生再读“看了看”,从中体会、理解这个词的分量,使学生明白,就这么一个“看了看”,可看出晏子的大智慧、超越自己脾气、性格的那份勇气……通过重读《狼和小羊》让学生明白:小羊和晏子同样的有理有据有节,但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所以,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理有据有节。在课堂上,窦老师适时把《燕子春秋》的古文段提出来,让学生对照阅读,积累了成语和典故。
立场:窦桂梅老师强调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风追潮。今天强调语言文字训练,于是就对课文条分缕析、满堂训练,明天说要以学生为主体,于是老师就彻底退居一旁,完全由学生主宰课堂。教育极左极右的摇摆,摇掉的将是我们民族的未来。窦桂梅老师毫不客气地将没有思想的男教师比作立不起来的空麻袋,把没有独立思想的女教师比作没人欣赏的空花瓶。她呼吁要做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老师,这样教出的学生才能有思想,有人格尊严。窦老师坚持自己的立场,又不断反省和充实自己的立场。当年的“三个超越”的提出如一声惊雷,唤醒了小语界沉睡的灵魂,如今窦老师仍在潜心钻研,又在“三个超越”的基础上提出“主题教学”,并日臻完善,走向成熟。
磁场:语文教师成为牧羊人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窦老师坦言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她说:读书是最好的化妆品,因为读书能使你变得有内涵,有修养,有风度,这样的人眼睛里闪烁的是迷人的光彩,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俗话说,有实力才有魅力。窦桂梅以她丰厚的积淀、特有的激情、过人的才华、锐敏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成就了她的魅力,也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在这个磁场中我们一起感受她,学习她。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那天的报告会上,面对窦桂梅老师的激情与思想,我们明白在这条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己的路上,窦老师走得有多累,有多苦,但同时又有多幸福。当然,我们更期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迎来我们鸠江小语教育一个灿烂的丰收的金秋。
文 章来
源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