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学校迁建工程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薄俊生按照上级提出的“将实验小学新校建设成为‘国内少有,省内一流’的著名学校”的指示精神,以校为家,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设计规划和筹建工作中。他又奔波于外出参观学习和向专家请教,提出了将新校建设成为融书香校园、数码校园、双语校园、生态校园、活动乐园和成长家园为一体的新型校园的建设理念。为了使四万平方米建筑中的一切设施装备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全部高质量地一步到位,作为“总设计师”的他认真排列出
262项工作,分工负责,落实到人。
他每天早上6点半进入工地,晚上6点半回家,整整一个暑假,没有休息过一天。终于,新校于20xx年9月1日高标准地投入使用。省教育厅周稽裘厅长在全省实验小学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学校设计理念,称其为“全省学校建设的范例”,是“理性化的投入”。苏州市朱永新市长感慨道:“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好的学校!”而谁又知道,酷暑难耐的深夜,他为了考虑学校建设理念辗转反侧;在学校还没有空调电扇的三伏天,他奔忙在建筑工地,亲自决策指挥,他日渐孱弱的身影,正是为了教育事业过度透支体力的结果。这个夏天的故事,可以吟出一首首美丽的小诗;这个夏天的故事,可以谱写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著作!
在薄俊生的领导下,学校先后获得省模范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集体、省教材实验先进集体、省绿色学校、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苏州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啊,前进的号角已然吹响,一颗颗热情的心怎能不被激情点燃?怎能不被这充满生命力的强音感染?
生命如歌,奏出奉献的心曲
薄俊生关爱师生,也严于律己。在工作中,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比教师和同事们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苦、多一份奉献。他常告诫自己,要当一名好校长,首先要当一名好教师、好党员,做一个好人。凡是要求老师和同事们做到的,他必先做到;凡是要求老师和同事们不做的,他必先不做。在新校近2000万元的设施装备添置工作中,绝大部分通过政府采购渠道组织实施。在不能通过政府采购渠道办理的项目中,没有一项由他自己亲手操办。平时加班,他从不拿一分钱的加班费。
薄俊生毫不吝惜他的时间、精力、经验和才智。他掏钱为青年教师购买理论专著,组织开展学习交流。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他总是当自己上课一样对待,自己亲自“下水”,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名师引路加自身的努力,使实小人才辈出。
有怎样的校长,就会有怎样的教师队伍。实小教师讲奉献,讲实干是出了名的,如果问实小教师累不累,老师们会激动地说:“跟着薄校长干,再苦、再累,也心甘,因为累的畅快,苦的欣欣然。”正是因为学校有这样一位忘我付出的领路人,真诚奉献,是实小教师爱的心曲。
也正是因为学校有这样一位忘我付出的领路人,教改带头人、教学能手、双十佳教师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今,学校有省特级教师3名,苏州大市级名教师2名,苏州大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常熟市级学科带头人33名,常熟市级学科教学能手28名,市级以上先进人物近80位。一个以名教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已经基本形成。新校建成后,西藏、新疆等地的兄弟学校多次派教师来校蹲点学习,薄俊生像对自己学校的教师一样对他们悉心指导,他也因此被教育部有关部门聘为西部教育顾问。群星璀璨,他是最亮的一颗,他以他的真诚与无私照亮了一颗颗热忱的心灵。
生命如歌,拨动心灵的琴弦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薄俊生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学生积极向上的稚嫩心灵,用无比的耐心倾听着花开的声音。他常说:“每一位老师都要把每一个学生看作好学生。要横着排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第一”。在他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叫陈宇的学生,上课下课喜欢调皮捣蛋,爱惹是生非。为了教育帮助陈宇,他一次次地进行单独谈心,一次次地开展家庭访问。一次,他利用双休日开了个“个人专场家长会”,请来了陈宇和他的父母亲,也请来了班干部。大家围坐在几张课桌拼起来的方桌旁,小干部们将事先收集好的关于陈宇的优点当着他本人的面夸给他的父母听,并小大人似的对陈宇提出了希望。薄俊生当然也少不了大大地夸了他一番,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陈宇的心灵被触动了。于是,每周,他细心地观察记录陈宇的表现,并用尽心思挖掘陈宇的优点,周五的时候用毛笔写一份喜报,请陈宇亲自带回家去,向父母亲报喜。课间,他请陈宇带领篮球队开展活动,并负责同学们的课间纪律。慢慢地,陈宇转变了,成为了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他所任教的这个班级也被评为苏州市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