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数学的先驱
熊庆来,字迪之,1893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朋普镇息宰村。其父熊国栋喜好从事教育工作,清朝末年先后曾任云南省巧家县和赵州府主管教育的学官。熊庆来自幼就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村塾受启蒙教育时靠着昼夜苦读,他先后念完了“四书”、“五经”。 1907年,熊庆来考入云南昆明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高等学堂,1911年,考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学习法语,不到一年,便可以流畅地同法籍教师会话了。
1913年,熊庆来报考云南留学生考试并以第3名的成绩被录取,赴比利时学矿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侵占比利时,熊庆来辗转来到法国巴黎。战时巴黎矿校关闭,于是他改学理科数学和物理学。1915年入巴黎圣路易中学数学专修班。
由于时局不安,生活清苦,他积劳成疾,不幸患了肺结核,不得不到瑞士医治疗养。战乱、动荡和疾病,更加坚定了熊庆来的求学志向,病愈后,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学习。1915年至1920年,熊庆来先后就读于格勒诺布洛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耶大学等,取得高等普通数学、高等数学分析、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证书,并获蒙柏里耶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1年春,熊庆来学成归国,回到故乡云南,任教于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和云南路政学校。同年秋,经何鲁教授推荐,28岁的熊庆来代替何任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着手创建不同以往“算学系”的新式数学系。就这样,熊庆来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学系,聚集了高鲁、段调元、钱宝琮、杨武之等老一辈数学家,大大推进了数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
熊庆来工作负责,授课认真,在国立东南大学的几年中,他既担任行政工作,又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亲自为学生讲授《微分方程》、《高等分析》、《球面三角》、《微积分》等多门课程,还编写了几十种讲义,其中一部分列入大学丛书,有的至今还是理工科大学的教材。他曾患严重的痔疮,难能坐下,不得已就伏在床上编写讲义和备课。过度的劳累使熊庆来患了胸膜炎,但他仍废寝忘食,不顾病痛地工作,真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1926年,清华由留美预备班改为清华大学,经叶企孙介绍,熊庆来被聘为新成立的数学系的教授兼系主任。熊庆来到任后积极为清华数学系增添人力,除了聘请孙光远、杨武之两教授,他还从北京大学聘请江泽º教授前来兼任。同时还积极地搜购图书期刊。1930年,熊庆来在代理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清华数学系研究部。中国数学界从侧重教学转入兼重学术研究,大体从20世纪30年代起,熊庆来是先导之一。
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当时,清华大学规定教授服务五年后,可申请出国搞学术研究一年。1931年熊庆来再去巴黎,在庞加莱(Poincaré)研究所研究整函数及亚纯函数。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中间他曾于1932年代表中国参加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数学会议,世界数学界的先进行列中从此有了中国人。此间,熊庆来写出了震动欧洲数学界的论文《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他定义的“无穷极”,被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又称“熊氏定理”),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1934年,熊庆来返回清华数学系,仍任教授及系主任。
回国后,熊庆来除了大力引进新的知识体系,还聘请世界知名数学家,如法国数学家哈达玛(J.Hadamard)、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等来清华讲学,为师生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帮助他们提高研究能力,为我国数学发展开辟道路。
1936年,在熊庆来和其他数学界前辈的倡议下,中国数学会会刊创立,熊庆来任编¼委员,这对于促进国内学术研究及交流,提供了方便。该会刊即为今《数学学报》的前身,可称为中国的第一个数学学报。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价过熊庆来:熊庆来先生亲手创建了近代中国4所大学(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的数学系,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作出这样的功绩是十分罕见的。
慧眼识才,胸襟开阔
除自己在数学研究领域内攀登科学高峰之外,熊庆来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一向视人才为国宝,重视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培养人才,使人尽其才。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早年读书时家道贫穷,熊庆来时常予以资助,并与何鲁先生等发动同事共同资助严济慈去法国深造。严济慈在法国留学期间也常收到熊的汇款,他异常感动,加倍勤奋努力,在数学、物理、法文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受到法国教授的好评,自此法国开始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
20世纪30年代初,看了《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另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有才华的论文后,熊庆来力排众议,把当时仅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安排到数学系图书室任助理员。在熊的指导下,华罗庚迅速成长。1934年,华跨过高中、大学生、助教几个阶段,被提升为教员(清华的教员相当于别校的讲师)。1936年,经熊庆来和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
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熊庆来的学生。他在任清华数学系系主任的九年间,又辛勤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有人曾评价道:“中国的数学家约有一半出自清华算学系。”1930年,熊庆来创办清华数学系研究部后还亲自任指导教师,培养和指导了一大批研究生,吴大任、许宝騄、陈省身、钱三强、赵九章、彭恒武、庄圻泰、施祥林、段学复等中外闻名的学者,都是熊庆来在清华任教时的学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法国《世界报》载文评述,谈起钱三强的贡献时,还特别指出他是熊庆来的学生。 熊庆来晚年时曾谦虚地回顾道:“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寥寥数语,道出其伟大胸襟和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