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上节课为下一个设计这节课导语的作业,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设计的导语,看谁设计的导语好。(同学交流后,老师小结)
(一)明确目标
1.研究语言特点。
2.进一步感受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邓稼先的,读后你感到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自己再组织语言,说说你所认识的邓稼先。
(三)重点、难点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选择班内朗读最好的几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可小声的跟读体会。对某一处感情不好把握的地方,可多让几名同学读,反复体会,准确把握读法。
2.分组分析,找出各段中的描写方法,细读体味。
3.放映《飞越太平洋》电影片断:(1)老所长病体缠身仍坚持研究,病倒在实验台上。(2)沙漠落日之中,一队骆驼摇铃走过,实验台孤独的静默在落日余辉之中。(3)火箭发射成功了,整个控制室,实验平台沸腾了,人们欢呼,叫喊、笑声变成了哭泣,笑容挂满眼泪,这是生命与热血铸就的辉煌。
看过片断之后归纳总纳,突出文学性传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
4.归纳。
(1)文中用热情洋溢,带有感情的叙述,形象生动的描写和饱含激情的评论,再现邓稼先感人的事迹。
文章从百年的耻辱引出邓稼先的丰功伟绩,对百年耻辱及满腔愤懑都包含在25、99等触目惊心的数字之中,对邓稼先的敬仰钦佩包含在他28年如一日,为中国研制出高科技的国防武器,为国捐躯的事迹的记叙之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邓稼先精神的评价,也是本处感情的进发点。每一部分都有几句点睛之笔,如第一部分的倒数第1、2段,第二部分倒数第l、2、3段,第三部分倒数第1、2、3段,第四部分的倒数第1段,等等,这些语句多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是对一部分记叙的中心点示,也是在记叙基础上感情的升华。文章利用这种边叙边议的方式,使激昂的感情贯穿于全文,感人肺腑,使读者不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最后一部分看似摘记,记录了自己一些信件、电报上的语言,其实是对邓稼先其人一生伟大精神的概括和赞扬,此节是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是把感情蕴含于议论之中,是更深沉的感情表达。他赞扬邓稼先“忠诚纯正”,对工作:“有方向、有意识”,对祖国的重托“没有彷徨”,“没有矛盾”,他的人生“有真正的、永恒的价值。”这是全文感情的高潮,是文章中心的集中体现。
(2)第三部分为什么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来写呢?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在学术上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奥本海默飞扬拔扈,锋芒毕露,只顾自己的表现,出风头,不顾他人的感受,狂放自私的性格一目了然。而邓稼先忠厚朴实,为人和善,从不引人注目,默默的团结着自己的部下、同事共同进步,其无私纯厚的品格可以征服不顾一切的红卫兵、造反派,可以使自己的团体齐心奋进,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奥本海默的性格行为和邓稼先的性格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3)第四部分似乎对邓稼先的伟大作用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此环节?
这一环节,以寒春事件,时时透出邓稼先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小心,高度保密,即便是挚友世交,也决不犯规,这正是他为人忠正的反映。对寒春事件,先调查再发言,是他一丝不苟,对任何事都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是他科研一次次成功的内在原因。作者也借此事件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美籍科学家对祖国的惦念与热爱,对祖国科技事业日益进步的骄傲和自豪。此部分的题目中用到两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呢?此处是文章结尾处不知自己落泪是为民族感情,还是为邓稼先,以此正是告诉读者,自己为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问号意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4)小组讨论找出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归纳语言特色。
引用:第五部分中的《吊古战场文》及五四歌曲。
歌词和诗文都是整齐规章的语句,读来朗朗上口。
对比: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本文语言多处用到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此外,运用长句和短句的配合,读来朗朗上口,整齐紧凑,有音乐的跳跃感,蕴含着深厚的感情,如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理想的党员。一长一短,一唱一和,赞扬了邓稼先为人忠诚,甘于奉献,为党工作,无怨无悔的精神。再如“邓稼先的一生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没有彷徨,没有矛盾”,短句与短句配合,上下句语言形式相同,词语变化读来节奏明快,使人感到对邓稼先的赞美如长河流水,绵延不断,又如长江巨浪,汹涌澎湃。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传记,运用了如此富于变化的语言,不同于一般传记的客观平淡的语言,作者是有目的的,作者借语言的变化,表达深厚的感情,告诉读者,这不是一般的传记,是功臣的赞歌。
(四)总结、扩展
总结:我们用两节课时间研讨了这篇回忆性传记。作者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而真实的记录了邓稼先一生的典型事迹。文章构思巧妙,逻辑严密,将零散的事件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共同体现了邓稼先为国家科研献身的伟大主题,表达作者融爱国情与悼友情于一体的深厚情感。作者虽非作家,却写出了一篇文辞工整,语言别致的“华文”,句式的多变,不露痕迹的雕琢,都体现了作者对邓稼先深沉的情感。文章记录的是一位伟大的英魂,我们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有他不朽的贡献,国家现在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有他的功绩,他的献身精神,他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同学们,我们的国家还不算最强大,我们的国防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人热爱和平,但不怕强权,让我们树立起远大理想,为世界和平`和人类的进步努力学习,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