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与服务全省科学发展大局不相适应。一是人口计生部门“大人口”工作理念尚未树立,习惯于站在本部门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将人口问题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还不够,对新形势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研究还不深,统筹协调意识还不强。二是对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规律和全省人口发展战略性研究不够,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人口计
www.suxue6.com 生工作,切实解决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参谋还不到位,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够得力。(二)工作思路与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提高不相适应。在工作理念上,以完成人口控制计划为主,树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维护权益、满足需求、知情选择、依法生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够;在工作方法上以行政管理、处罚超生为主,坚持依法行政、利益导向、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并用不够;在工作职能上,就计生抓计生,注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不够;在工作机制上习惯传统运行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效工作机制不够;在工作标准上以着重考核人口计划完成情况为主,把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重要标准不够;在工作对象上以管理育龄群众为主,让群众成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主人不够;在工作手段上以行政组织大规模突击活动,落实补救措施为主,开展优质服务,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不够。
(三)工作方式与基层工作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省级人口计生部门宏观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微观管理过多、过细,缺乏层级管理的理念。现代管理意识不强,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依赖传统管理方式、工作方法多,造成行政成本过高,工作效率较低。机关内部一盘棋意识不强,各处室工作统筹协调不够,没有将各项工作纳入整体工作统筹兼顾,各级各类帐表卡册过多、过繁、过滥,基层不堪重负。
(四)干部队伍的素质作风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适应。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不注重理论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视野不宽、思维不活,看问题较偏面狭隘。二是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用科学的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到基层调研检查务虚较多,指导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工作作风不深入。在工作安排上,布置多、会议多、文件多,检查督办少、工作指导少,调查调研不深入,不充分,对实际情况研究不透、把握不准,吸收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及时、不系统,办试点不少,但树立典型总结推广不够。
三、整改措施
上述存在的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四个方面的不适应,是制约和影响当前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整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中央、省《决定》为主线,以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更加注重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狠抓协调配合、改革创新、基层基础,着力推进领导班和干部队伍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各项措施和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一)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强化“四个”意识
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全省科学发展大局,解决就人口计生抓工作的问题。一是强化大局意识。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推动各级各部门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考虑。二是强化统筹意识。将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之中,抓住中央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建设规划的重要契机,找准人口计生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三是强化综合意识。充分借用专家和第三方的力量,探索开展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对人口发展和事业发展影响的分析和评估,争取省委、政府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四是强化协调意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定期协商沟通制度,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格局的加快形成。
(二)从转变工作思路上做文章,建立完善“七个机制”
要加快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步伐,在建立和完善“七个机制”上下功夫。
一要紧紧围绕落实国策、统筹协调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领导决策机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完善党政领导计划生育联系点制度,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督促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形成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长效工作机制建设的合力,确保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二要紧紧围绕促进事业、保障运行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以及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网络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等所需经费投入到位。同时要注重实绩、鼓励创新、突出重点,有所倾斜。
三要紧紧围绕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大力实施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认真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制度;加大争取和协调的力度,做好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与惠民政策的衔接,大力实施项目扶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奖励扶助制度和优先优惠政策,逐步过渡到系统地为计划生育家庭建立系列社会保障制度。
四要紧紧围绕科学管理、改革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杆,科学设置全面和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增强考核评估的效能,建立明晰的问责机制,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开展综合改革,创造更多新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