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闻性。媒体新闻或编辑留出了时间或空间。
www.suxue6.com > 4、计算机网络化。现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不管发生新闻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如何闭塞,所发生的信息都会很快的被传递。
5、媒体的市场导向。
6、降低成本。是媒体的最大的取向。为了降低成本,就不能保证新闻的质量,出现篇幅长,内涵小现象。
(二)如何认识记者
记者是记录生活,反映生活,记录社会事件的人,也可以认为是专门记录社会生活事件变迁的人。记者的神圣的职能是不择手段地完成他所承担的报道任务,这是记者天职的精神。无论是采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有时甚至有点过激。曾有人说过记者非敌非友,记者是我们的伙伴或合作者。
(三)什么是新闻
新闻,本质上就是经过包装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一条新闻应符和以下特性:一是新颖性。二是重要性。三是不寻常,出乎意料,具有争议性。四是必要性。五是趣味性。六是关联性。
(四)与媒体的联系和沟通
在一条新闻产生之前,相关人与媒体建立联系的六点原则:
1、开放;2、及时;3、诚实;4、手头要有足够的信息;5、能够提供有用的帮助;6、可靠。
(五)媒体应对的abc
讲课者体会较深的是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维护和树立个人乃至团队形象,提高团队和个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个基本点:
1、时刻准备着。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水平,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政策能力、理论能力,文化素养、法律素养等等),同时还要熟悉和了解媒体的特征和规律。采访法则:任何没有为尖锐问题准备的人,都会被那些问题所累。
2、来的都是客。不要以老大自居,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来采访负面影响的记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也没有绝对的负,事物都是变更的。一个突发事件,表面上看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大的威胁。危机事件,危机事件,一个是危,一个是机,他是相辅相乘的两方面,之所以把一件事情变成了危机,不是由于事情本身,而是在于我们后期处理,处理好了,完全能成为一次历史性机遇,一个普通的企业,面对危机,能够化险为夷,一个能力欠佳的企业,在危机面前万古不迭,一个伟大的企业能够通过危机,寻找新的空间,创造新的活力。有人说危机事件之所以变成危机不是本身的危机,而是传播成了危机,主要是事件发生后没及时处理好造成的。不管我们面队什么样的记者,都一定要避免官本位,对内外的媒体都要认真对待,开诚不公,不要眼中无人,哀兵必胜。
3.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当面对记者时,实际是面对的是读者,面对的是大众。记者为了背后的大众,代表的是公众的利益。因此不要难为记者,其实记者本身说的也不算,他也是奉命而为的。
三大禁忌:
谈吐上。尽量用白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地使用术语和更多的抽象数据;尽量把一些数据变成一些形象的话语;不要用长的句子,尽量直奔主题;一定要言之有物,讲真话,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要拖泥带水、画蛇添足,兜圈子打瓜皮,官话,套话,从上到下一般粗;语速要适中,口齿清晰,语调富于变化;接收广播电视采访时,尤其是电视采访时,应该视同在聊天,你是和记者在同一间屋子里谈话,不是在作报告,不要大喊大叫。
举止上。首先坐姿要端正,自然,放松,再放松。不能心不在焉,也不能过于低调。眼神对着镜头,不要故作姿态过于放松。站立时要自然站立,不要背着手或遮挡隐私处。恰当地使用手势,要生动活泼,不要呆若木鸡。面部表情要因题而议,恰如其分,不要千篇一律。要恰当地注视,要诚恳,切忌扑簌迷离,要自然亲切,切忌摇曳不定。也可适当与采访者的适当交谈。
着装上。接受采访或出席重要活动时切忌浅色、黑色和褐色西服,比较适合的是蓝色和灰色西服;切忌正装白袜子;切忌西服正装套头羊毛衫;切忌皮带上有东西,如钥匙、手机等;尽量不要佩戴水晶眼镜,特别是有色眼镜和变色眼镜;衬衣尽量是浅色的或宽纹的,不要穿窄纹的,窄纹的衬衣在电视面前乱着着;不要穿深于领带的衬衣,领口要恰到好处,领带要系到腰带下面一点正好。女士切忌穿面料过于花哨的服装,而且首饰挂件不要佩戴太多。
《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助。欢迎阅读如何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