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典诗文学练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及答案» 正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及答案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典诗文学练堂   阅读:8477

概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一)【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三个含有“至”和“寡”的成语。(1)多助之至: 止于至善、至高无上、如获至宝。(2)失道者寡助:兵微将寡 、沉静寡言 、孤陋寡闻。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A.池非不深 巴山夜雨涨秋池 B.兵革非不坚利 兵不厌诈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夫环而攻之4.翻译下面的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以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及答案,标签: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比较阅读

(一)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三个含有“至”和“寡”的成语。

(1)多助之至:  止于至善、至高无上、如获至宝。(2)失道者寡助:兵微将寡 、沉静寡言 、孤陋寡闻。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A.池非不深 巴山夜雨涨秋池  B.兵革非不坚利 兵不厌诈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夫环而攻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5.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答:就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就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6.“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2008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夫用兵之法,全国①为上,破国②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③,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④,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⑤,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⑨,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①全国:迫使敌人举国降服。②破国:攻破敌国。③伐谋:挫败敌人的计谋。④修橹轒辒(f én yūn):修造用以攻城的盾牌、战车。  ⑤距堙(yīn):构筑攻城的土山。  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帅控制不住自己的忿怒情绪,而下令缘梯而上,蚁附乱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是故百战百胜(因此,所以 )  (2)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屈服)  (3)具器械(准备)  (4)而城不拔者(攻克)

2.下列句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B  )

A.不战而屈人之兵        B.乃记之而去       C.而城不拔者            D.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译: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4.本文阐述的观点与课文中阐述的观点有哪一点是相似的?

答: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用兵的法则是,能够保全敌“国”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国”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军”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军”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旅”而胜是上策,击破敌“旅”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卒”而胜是上策,击破敌“卒”而胜则次之;能够保全敌“伍”而胜是上策,击破敌“伍”而胜则次之。所以百战百胜,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域的办法是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盾牌、战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几个月才能竣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占敌人的城堡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所以兵力不受太大耗损而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法则。

  【甲】(见上文)

  【乙】  孟子日:“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 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  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寡助之至(  极点)   (2)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3)所恶勿施尔也(所厌恶的东西(事情))  (4)兽之走圹(跑)

2.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什么?

答: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4.乙文中说到了“桀、纣”失天下的原因,请用甲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乙译文]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人民;失天下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方法:得天下人民,就得到了天下。得人民有方法:得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收集,他们厌恶的就不要给他们。人民归附仁德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

***链接二(2009年天津市卷)***

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日:“陈不可伐也。”庄王日:“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⑧日:“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说苑》)   

【注释】  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  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楚庄王欲伐陈(攻打,进攻 )      (2)民怨上矣(国君,君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译文: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3.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做分析。

答: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

[译文]楚庄王想攻打陈国,派人去侦察。侦察的人说:“陈国不能攻打。”庄王说:“什么原因?”(那人)回答说:“陈国的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宁国说:“陈国可以攻打。陈国只是一个小国,储备多,赋税肯定很重,那么国民一定怨恨国君。城墙高,护城河很深,那么百姓肯定很疲惫。(如果我国)起兵攻打它,一定能夺取陈国。”庄王听从了他的话,最终夺取了陈国。                

(二)

1.(2009·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见上文)

(乙)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器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③足兵   士兵、 军备(军队)   ④民信之矣  信任,信用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从古到令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答: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译文](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三)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却)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C.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D.委而去之(放弃)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亲威朋友都背叛他。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1分)(   D   )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分)

5、文段④从正反两面论证了“   人和   ”的重要性,推出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结论。

(四)[甲文](见上文)

[乙文]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谋不纳,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1、解释加点词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依靠  (3)寡助之至  到  (4)用兵之道,要在人和  方法  

2、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和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D )

A、夫环而攻之   B、委而去之   C、亲戚畔之    D、用兵之道

3、翻译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力的强大

(2)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译文:即使有商汤、武王的才智,也不能战胜一个人,何况是很多人呢?

4、甲文里与“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这个观点一致的语句是(用原话):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用兵打仗,要人心团结,人心团结则不用动员就能齐心作战了。如果将领之间相互猜疑,士卒就不会效力,好的计策不采纳,部下们就会生出不满的言语,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就算有商汤、周武王的智谋,也不能打败普通的人,更何况一般的人呢?

  注释:1.劝:激励。2.谗慝(te):谗言及邪恶。3.互生:不断出现。4.汤、武:商汤,周武王。5.若:如果。6.猜:猜疑。7.纳:采纳。8.群下:部下。


Tag: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