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送姚姬传南归序①(清 刘大魁)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②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③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文成④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⑤,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慢天。若夫拥...
《送姚姬传南归序》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译文),标签: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送姚姬传南归序①
(清 刘大魁)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②则南青也。忆少时与南青游,南青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③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文成④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⑤,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慢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 (选自《古文辞类纂》)
【注】①姚姬传:姚鼐,字姬传。②世父:伯父。南青:姚范,字南青,学者称薑坞先生,乾隆年间(1736—1796)进士,授编修,著有《援鹑堂笔记》等。姚鼐早年受教于姚范。③尊府:父亲。垂髫(tiáo条):古时称儿童下垂的头发为垂髫,后引伸为童年。④王文成:王守仁,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曾在故乡阳明洞中筑室,世称阳明先生,死后谥文成。⑤射策甲科:考中进士。射策:原为汉dai考试方法之一,办法是把问题写在“策”(竹简)上,按难易分甲乙两科,被考试者取策,回答策上所写问题,射策甲科,中者为“郎”(官称)。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将徒劳而鲜获 鲜:少
B.则姬传之齿 齿:年纪,年龄
C.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抑:还是
D.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 售:出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谓宜以第一流自待 ②皆以美于徐公
B.①文成问何为第一流 ②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C.①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D.①而学已无所不窥 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
B.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
C.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
[1] [2] [3] 下一页
Tag: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