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典诗文学练堂颜回拾尘——颜回偷吃了吗?» 正文

颜回拾尘——颜回偷吃了吗?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典诗文学练堂   阅读:8605

概要:颜回拾尘——颜回偷吃了吗?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众弟子中,素以颜回为品德第一,孔子最欣赏的也是他。但是,孔门的其他弟子对颜回的品德多少还是有些怀疑。在《孔子家语》中就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孔子与众弟子被围困于陈、蔡之间,七天都没有吃饭。弟子们被饿了七天,面黄肌瘦,萎靡不振。不少弟子不免开始忧虑起来,这样下去可怎么办?此时孔子依然每天不断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丝毫的埋怨与担忧。此时,大弟子子贡看不下去了,他见同学们这样饥饿困顿,就用自己身上的财物,偷偷地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一点米回来。虽然人多米少,但希望能给大家解解饥。颜回和子路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为大家煮稀粥。中途子路有事离开,恰好子贡经过,正好看见颜回拿了一小勺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并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告老师!他径直来到夫子的房间。向夫子行礼后,没有直接说颜回的事情,而是转了个弯儿,问了一个问题:“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意思是说,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子贡接着又问:“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
颜回拾尘——颜回偷吃了吗?,标签: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颜回拾尘——颜回偷吃了吗?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众弟子中,素以颜回为品德第一,孔子最欣赏的也是他。但是,孔门的其他弟子对颜回的品德多少还是有些怀疑。在《孔子家语》中就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次,孔子与众弟子被围困于陈、蔡之间,七天都没有吃饭。弟子们被饿了七天,面黄肌瘦,萎靡不振。不少弟子不免开始忧虑起来,这样下去可怎么办?此时孔子依然每天不断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此时,大弟子子贡看不下去了,他见同学们这样饥饿困顿,就用自己身上的财物,偷偷地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一点米回来。虽然人多米少,但希望能给大家解解饥。

  颜回和子路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为大家煮稀粥。中途子路有事离开,恰好子贡经过,正好看见颜回拿了一小勺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并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告老师!

  他径直来到夫子的房间。向夫子行礼后,没有直接说颜回的事情,而是转了个弯儿,问了一个问题:“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意思是说,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接着又问:“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肯定地回答子贡说:“当然不会。”

  子贡气不过,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夫子。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而是平静地说:“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我想其中必有缘故,你先不要声张,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喊来了颜回,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孔子问:“为什么呢?”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有它粥就不干净了,学生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弟子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弟子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这就是颜回拾尘的故事,一段流传千古的师生佳话。

  【相关链接】

  君子的穷与通

  《庄子》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在陈、蔡之间遭受困厄,七天不能生火做饭,野菜汤里没有一粒米屑,脸色疲惫,可是他还在屋里不停地弹琴唱歌。颜回在室外择菜,子路和子贡相互谈论道:“先生两次被赶出鲁国,在卫国遭受铲削足迹的污辱,在宋国受到砍掉大树的羞辱,在商、周后裔居住的地方弄得走投无路,如今在陈、蔡之间又陷入如此困厄的境地,图谋杀害先生的没有治罪,凌辱先生的没有禁阻,可是先生还不停地弹琴吟唱,不曾中断过乐声,先生不懂得羞辱竟达到这样的地步吗?”

  颜回听到了,也没办法回答,就进入内室告诉孔子。孔子推开琴弦长长地叹息道:“子路和子贡,真是见识浅薄的人。喊他们进来,我有话跟他们说。”

  子路和子贡来了。子路立即很气愤地说:“如此者可谓穷矣!”像现在这样的处境真可以说是走投无路了。孔子听了,正义凛然地道:

  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意思是说,君子通达于道叫做通,不能通达于道叫做走投无路。如今我信守仁义之道而遭逢乱世,碰到这样的祸患,怎能说是走投无路!所以说,善于反省就不会不通达于道,面临危难就不会丧失德行。严寒已经到来,霜雪降临大地,这时候才能看到松柏不畏霜雪的英姿啊!陈、蔡之间的困厄,对于我来说恐怕还是一件幸事呢!

  孔子说罢,安然地拿起琴,唱起了歌。子贡感叹道:“我不知道苍天有多么高远,大地有多么仁厚啊!”而子路呢?已是泪流满面,他操起一把长戈,在孔子的琴声中奋然起舞,雄壮的身影洒落在广袤的原野上……

  这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故事,它说明了我们民族传统的穷通观: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应以物质财富和处境顺逆来衡量穷与通,而应以精神财富和思想境界的高低来衡量穷与通。此外,也体现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和气节:处境越坏,越要重道。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秉承着“富贵不能yin,威武不能屈”的信念,抱着重道的追求,做到了临难而不失其德,勇于为真理而献身。


Tag: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
《颜回拾尘——颜回偷吃了吗?》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