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数学学习数学课堂浅谈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正文

浅谈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06-02 05:36:04]   来源:http://www.suxue6.com  数学课堂   阅读:8673

概要: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指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它包括手势语、姿式语和神态语。无声语言是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它是相对于教学语言的。体态语言是构成非言语交流的方式中的动态无声交流,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的7%来自于文字,38%来自于语言,55%来自于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恰当运用体态语言,促进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以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的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盲语活动,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伴随的一种不出产的言语。内部言语的形成是学生头脑里认知同化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恰当地运用非语言因素给学生以适时的暗示、启发,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纳入合乎逻辑的轨道。近代国内外小学采用“无声教授法”。把例题教学编成“小步子”的题目,再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配合进行教学...
浅谈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标签:数学课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指的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它包括手势语、姿式语和神态语。无声语言是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它是相对于教学语言的。体态语言是构成非言语交流的方式中的动态无声交流,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的7%来自于文字,38%来自于语言,55%来自于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恰当运用体态语言,促进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言语内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以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的规律表现出来,并加以系统的转换。”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盲语活动,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所伴随的一种不出产的言语。

内部言语的形成是学生头脑里认知同化的过程,是实现知识内化的思维方式。数学教学恰当地运用非语言因素给学生以适时的暗示、启发,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纳入合乎逻辑的轨道。

近代国内外小学采用“无声教授法”。把例题教学编成“小步子”的题目,再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配合进行教学,教师从学生的思维反馈信息中,及时地运用动作、表情、姿势等非语言手段,让小学生参与和暴露思维过程”,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二、恰当运用体态语言,激发学生乐学情感

以情感人,充满情感的教学,能使学生乐学不倦。课堂上数学教师的激励行为指教师的语言、面部表情和体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起动力的作用。教师除善于使用激励的语言之外,还要富有激励的情感,通过赞许的点头,期望、称赞的目光、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如学“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之后,我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联想训练。教师讲一句话,学生说出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教师说:“24能被2整除。”一个学生说:“24是2的倍数。”教师竖起大拇指表示对他回答的肯定,微笑的面部和稍作变化的表情传递给了学生们认知和情感上的信息,“还可以怎么说?”又有学生站起来回答,“2是24的约数”,“2能整除24”。老师充盈笑意的脸,既表明了师生情感交融达到了默契的程度,又标志着教学的成功。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各种体态语中眼的动作比较特殊,既有调节功能,又具有说明和表露功能。熟练的运用眼神的各种变化便能表达出各自内心的思想,意图、情感及其它体验。如教师双目炯炯有神可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目光与学生目光接触会使学生产生你在注意他的感觉。正确的使用好每一个眼神,可以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效果显著。一个赞许的眼神,可以使那些在数学课上积极回答,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鼓励,他们会更加集中注意力,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

三、恰当运用体态语言,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在一次听课中,当一个平时发言不怎么积极的同学发现每块小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可以用小数表示时,这是正确的,而大多数同学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是错的,因而哈哈大笑。这时,作为一个教师,既要保护那个同学的自尊、学习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哈哈大笑的情景,又迫使教师思考引导的方式,在这里教师选择了和学生相反的情绪表现形式,教师不语,一脸严肃。笑声渐渐消失……。教师还是不语,还是一脸的严肃,学生们的神态也专注起来,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小方块不可能有半块的啊。”“是啊!”一片低低的支持声。教师继续不语,继续一脸的严肃,教室里静极了。“真的不可以有半个小方块?”教师又问道。连续这三次“不言不语,一脸严肃”,起到了理想的效果。学生冷静下来了,学生开始新的思考了,从另一个角度开始了新的思考。学生开始争论、交流了,一个新的思维碰撞,很自然的从而形成的共识。根据老师的无声语言的提示,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可以用小数表示从不认可到认可,达到共识,几乎没有教师有声的言语,这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上一页  [1] [2] 


Tag:数学课堂数学课堂大全数学学习 - 数学课堂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