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说明征服沙漠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并指出所用的说明方法。
答:“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我国沙荒地区,有的“有足够的雨量”,有的“地面径流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有的“周围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这说明了征服沙漠的可能性。“沙漠是可以征服的”,举例说明“我们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用事实说明了征服沙漠的现实性。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四)总结、扩展
总结:作者紧紧抓住向沙漠进军这一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先说明沙漠严重危害人类,揭示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景,运用这一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又恰当地使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1.反馈练习
阅读第4~6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在文中找出有关沙漠危害人类的句子。
①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②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
③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2)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的作用是什么?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草皮的作用是减少沙粒的来源。
(3)第5、6自然段能否换位,为什么?
不能,因为第5自然段所说的内容是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对应第4段的“游击战”,第6自然段所说的内容是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对应第4段的“阵地战”,5、6两段顺序与第4段相一致,所以不能换。
(4)防护林的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为什么?
因为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5)根据第6自然段的有关内容给湿沙层下定义。
湿沙层就是水分含量达到2%以上的沙层。
扩展:同学们可以继续补充有关沙漠的知识,并谈谈自己对治理沙漠的想法。
(五)布置作业
1.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本文为什么首先强调这一点?
沙漠危害人类的武器是风和沙,进入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和“阵地战”,为后文写人类采用的守势埋下伏笔。
2.课文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中心,试分别找出课文第1、7、10段的中心句。
第1段: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第7段: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第10段: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
3.阅读下列句子,看看它们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说明方法:分类别。
2.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
说明方法:列数字。
3.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极强。如新疆的星星峡、托克逊、达坂城都是著名的风口。
说明方法:举例子。
(六)板书设计
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