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管理处系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各等级公路养护和管理等项工作。处机关内设11个科(室、站)、下辖五个公路管理段。公路专业养护里程1269.9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518.8公里。全系统现有公路养护职工1506名,其中,处机关干部职工51名。
[文章-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近几年来,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市文明办的亲切关怀下,我们以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主题,紧紧围绕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争创一流的班子、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坏境、一流的效益活动,使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4684.2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2.6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405.2公里,占国省干线总里程的77%。干线公路中油(水泥)路路面为518.8公里,占国省干线总里程的98.4%。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我处在20xx—20xx年度被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的基础上,20xx年度被**市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20xx—20xx年连续被省公路管理局评为文明公路处;20xx年度被交通部评为全国交通战备工作先进单位。现将我处近几年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中心,真抓实干,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当成硬任务
一是抓基础,从提高认识上切入。为了把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落到实处,处党委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把全市“十一五”规划和省交通厅“文明在交通”活动与我处实际结合起来,从工作上查找不足,提高认识,立足创新和发展,并在公路系统内召开中层干部会、基层班子会和全体职工大会,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为进一步搞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供了思想保证。
二是抓关键,从组织领导上切入。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研究制定方案和规划措施,本着“一把手抓两手,一班人两手抓”的原则,切实从领导上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如我们把处机关定位为公路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第一窗口”,建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处长为具体责任人的领导机制,向基层各部门层层分解下达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三是抓实施,从督导检查上切入。为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能够扎实深入地开展好,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大了督导检查力度。首先,实行了例会制度。每半年定期召开由基层单位书记、党务干部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例会,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其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为促进公路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均衡开展,市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定期深入到基层单位、生产一线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整改。采取百分考核办法,实行扣分制,年终累计扣分总数,并实行一票否决权。同时,年终由各县(市、区)段、处直单位书记组成联检小组,进行联合检查,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透明度。
二、把握关键,强化措施,促进文明建设活动协调发展
第一,积极探索,深化行业改革。20xx—20xx年我们根据全省公路行业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本着“深入探索,积极推进,保持稳定”的指导思想,对全系统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伤筋动骨”性的改革,市、县两级公路管理机构完成了定编、定岗、定员及全员竞争上岗,由原来的2990人减到151人,使处、段机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将原有的生产性的事业单位及人员全部剥离分流,一步转为企业,实行整体转制,组建各类生产、经营性公司13个,分离人员2839人。目前,我市公路管理部门彻底实现了“事企分离和管养分离”,改革工作在省评中位居榜首,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第二、加大力度,强化管理手段。作为公路管理机关,搞好服务,提高效率,管理是关键。对此,我们“双管”齐下。首先,对处机关每个工作人员都制定了严明的岗位责任制以及与之配套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科长岗位目标》等项规章制度,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全年工作完成情况相应兑现奖罚,从而有效地约束了管理人员行为,规范了机关工作管理,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其次,对五个公路段实行规范化管理,即把全面工作分为十个部分,采取千分考核的办法,随机抽检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年终评出文明公路段。这种作法极大地激发了全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热潮。
第三、履职尽责,实现建养并重
建好公路,不断提升路况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我们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近几年我处在抓好公路建、养、管本职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这个中心,从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公路建设和管理力度。
一是打造“民心工程”。为了不断改善沿线乡村公路通行条件,“十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共建设农村公路3390.8公里,是“九五”期间的8.2倍。尤其是近三年来,每年的建设规模均突破1400公里。目前,全市通水泥(油)路的乡(镇)已经达到92个,占乡镇总数的100%,全市共有916个行政村,村通公路率达到100%。有583个村通了水泥(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63.6%,比20xx年增加了275个,提高了47.2%。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兄弟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做到了把农民从泥泞中解放出来,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赞扬。
二是打造“平安工程”。根据省公路管理局统一部署,我处自20xx年开始,以辖区内国道珲乌线、省道齐双线公路为重点,全面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对我市重点路段的安保工程建设力度,以全面改善我市国、省干线公路、旅游公路、重要县道的交通安全防护水平。
三是打造“精品工程”。在建好公路的同时,我们在“养”字上不断加大力度。以国道珲乌线、省道齐双线为重点,全面实施了文明样板路建设活动,通过大力实施“国道GBM建设”、“文明样板路建设”,努力营造了“畅、洁、绿、美、舒、安”的文明路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