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区总工会在区委领导下,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和“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组建原则,乘势而上,把握契机全力抓建会;借势而行,党工共建合力抓建会,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走出一条“党工共建,带促互动,一体化推进”的具有##特色的工作路子。基本形成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建立“一会”、“一支”(即工会、党支部),没有党员或党员3人以下的非公企业建立“一会”、“一员”(即工会、党建联络员)的党工组织体系。
一、提高认识找准位置,创新党工共建新思路
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的推动力。新企建会遇到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私企老板认为建会多余,是多个“对手”来监督,多个“婆婆”受管制,多缴份经费划不来;个别私企员工有一种妄自菲薄的自卑感,认为自己是“游击队”,比不上国企“正规军”,态度冷漠。民营局党委在私企党建中也遇到五难:企业老板不愿建;企业党员数量少不够建;个别党员观念淡化,怕被“炒鱿鱼”不敢建;个别党员因失业下岗心态变异,不想建;缺乏制约机制不好建。这些现象虽不是主流,却是一种不良倾向。他们通过法制教育,党章学习,认清了两种关系,解决了两个认识,形成依照《工会法》抓建会,遵照《党章》抓党建的良好氛围。
(一)认清了促党建与抓党建的关系,增强抓工建促党 建的责任意识。在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中,有的同志误认为促党建就是抓党建,是工会把手伸长了,超职越权了。针对模糊认识,他们及时组织学习了中组部《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重温了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组织作用,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问题,深刻认识到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会组织,虽无抓党建的责任,但有协助促进党组织抓建设的义务。从而摆正了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做到准确站位不越位,通力合作不独行,进而增强了党工共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二)认清了建立工会组织与建设工会组织的关系,增 强党工共建长期工作的目标意识。针对有人认为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新企建会攻坚阶段的权宜之策,不一定适用于常规建设这一问题,组织工会干部进行工运理论上的探讨,工作实践上的论证。经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认识到,建立起工会组织是建设好工会组织的基础工程,只有在党工共建中先把工会组织建立起来,才能在党工共建中把工会组织建设好。由于他们认清了两个关系,解决了两个认识,使得工会干部能够正确把握党工共建的全局,找准在党工共建中工会的位置,从而增强了党工共建的主动性。
二、 加大工作力度,营造党工共建新格局
##区总工会按照区委提出的“加大力度,党工共建,分类指导,形成机制,培树典型,滚动发展,带促互动,构筑双赢”的指导思想,营造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带促互动,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
(一)依靠党的领导,统揽党工共建全局。一是思想上重视。党工共建列入区委工作日程,特别是区委主管书记的重要日程。亲自听取区委组织部、区总工会、民营局党委党工共建工作汇报。区人大、政协等领导亲自在工会的文件上签署意见给予支持。二是组织上加强。建立领导机构,区委成立了以主管书记为组长,联系工会工作的副区长,组织部长、区人大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揽组织部、总工会、工商局、民企局、各乡镇街党(工)委,实行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三是政策上保证。经主管书记批准,区委办公室转发区总工会《关于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关于做好党工共建工作的意见。四是工作上支持。区委召开了有组织部、区总工会、民营局党委、越北镇等单位领导和部分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参加的党工共建座谈会。区委主管书记深入到基层调研指导,亲自给职工讲职业道德建设课,讲党工组织作用和党工共建工作。
(二)开展“大兵团打攻坚”活动,集中全力抓建会。 20xx年在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中,采取了“划线设区,全面攻坚;锁定指标,分兵把口;专职专责,保证时限”运作方式,遵循“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以全新的认识、思维和举措,实行超常规运作,使全区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区共建立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3个,新建各类基层工会组织916个,发展会员24516人,基本达到了量上增加,面上覆盖的要求,加速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进程。
(三)常规运作制度化,全程跟踪抓建会。新建企业工 会组建工作是各级工会组织的长期战略任务。在大兵团作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后,适时转入依法建会,制度建会,全程跟踪抓建会的常规化建会阶段。他们采取了六项措施,全程跟踪抓建会:一是把握契机抓建会。抓住劳动模范表彰会,人大、政协换届会等有利契机抓建会;二是预建通报抓建会。各乡镇工会与乡镇经济招商办公室联系,实行企业预建通报制;三是盯住源头抓建会。盯住企业注册源头,达到企业开工与建会基本同步的目的,克服以往建企与建会慢一拍的弊端;四是登门留“帖”抓建会。区总深入企业建会时,在找不到法人代表情况下,便留下建会通知书限期办理建会手续;五是调度招商抓建会。捕捉招商引资落户企业信息,盯住企业建立进度,适时抓建会;六是拓宽领域抓建会。在抓好新企建会的同时,把工会组建工作向村级企业延伸。
(四)典型带动,党工共建双促进。他们针对两类企业党工组织基础各不相同,党工组织负责人素质参差不齐的特点,分别选树出典型。吉林德运公司是全区改制比较早的非公骨干企业。改制后先建党总支,后建工会。党工组织都成为全区的一面旗帜,曾在市、区各类会议上多次介绍经验。企业党总支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企业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企业工会被省、市总工会命名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市级五星级样板职代会。继德运公司以后,又有吉林市恒通高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方田水泵有限公司的党工组织迈入先进行列。在典型的带动下,有一批纯私营企业的党工组织工作也跻身于先进行列。如吉林市红光热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先建起工会委员会,促进党支部于20xx年建起来。企业老板虽不是党员,但她聘任一位党员任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书记主席一肩挑,通过开展各具特色活动,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还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企业老板灌输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的观念,争取支持党工工作开展。目前,全区有585户非公企业建起工会组织,在52个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中建起党委、总支、支部。越北镇在已建立工会组织的37户企业中,建立党支部的有7户,其余30户企业,做到了有党员的党员担任党建联络员,没有党员的由镇党委下派党建联络员,上下联动做好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