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语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古典诗文学练堂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正文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10-05 21:58:40]   来源:http://www.suxue6.com  古典诗文学练堂   阅读:8141

概要: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上一页 [1] [2] [3] ...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标签: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http://www.suxue6.com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上一页  [1] [2] [3] 


Tag:古典诗文学练堂古典诗文学练堂大全语文学习 - 古诗词学习 - 古典诗文学练堂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