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找规律》课堂中感悟课堂的有效性
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内容设计。首先我想对教学内容谈一点自己的理解:教学内容是教学层面的概念,它主要面对的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创生。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归纳起来大体上有这样几种异化行为:
首先是教学内容定位的“虚化”(或是幻化)就是以何去选择教学内容,为什么选择此内容而不是彼内容。这里有诸多选择依据的问题,但一个最重要的或是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我们不知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源于我们不知道“一篇(节)教材”、“一组教册”、“一个年级”、“一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每一篇(节)教材的教学,其实就是对课程目标、对学段目标的分解,心中无目标必然造成“教学内容”定位的虚化。
其次就是教学内容选择的“泛化” 不知什么是该教的、什么是不该教的;不知什么是有意义、什么是有价值的,致使许多与目标关系不大的,与发展学生无益的教学内容充斥课堂。如课堂上的表演、绘画、多媒体的使用以及上网搜集的等多了,而引导学生对学科本身的东西讨论交流、体会感悟的少了,时常安排一些无效的争执、无意义的辩论以及无休止的观看欣赏或是成果汇报等。
再者是教学内容组织的“浮化” 其一是随意性较大,任意增删教学内容,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处理不当,有时过于追求生成而造成无目的地跟着学生跑的现象比较严重。其二是就是教学过程空泛、肤浅,不求精细,不求精深。为了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师不敢讲了、不愿导了,设计上看不到教师主导的功夫在哪呢?教师不愿深入、不敢深入,给人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
还有就是教学内容延伸的“表面化”(形式化)目前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舍本求末”,就是教材本身的东西还没有学好,就去一味地延伸拓展,甚至把教材放在一边索性去“延伸”去了,而不去看延伸的内容到底对本内容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干扰作用呢?二是“无效延伸”,分不清应该是知识的拓展,还应是情感和思维的拓展,或者是运用能力的拓展,即漫无目的地延伸,可不可延伸、有没有必要延伸总要延伸一番,学完一篇(节)后总能找到可以延伸的地方,形成了一种无意识。
以上是我平时进课堂听课后的一点思考。今天我们有幸听了夏老师的《找规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简单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规律,听了这节课后,我觉得夏老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建立在三个基本点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三个优化。这三个基本点是:
一是理解数学,主要是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方式和价值观资源的理解。教好数学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自己先学好数学。只有我们教师自己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有较高水平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数学的精神传达给学生,真正发挥数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只有我们教师具有展开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善于挖掘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资源,才能保证数学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三位一体、有效整合。本课教者在引发学生有序搭配的过程中,出示了三种学生搭配的方法:一是以帽子为基准与其他三个木偶娃娃搭配;一是以木偶为基准与其他两顶帽子搭配;还有一种是无序的。教者通过展示与讨论使学生明白在搭配过程中我们要有序,这样我们才不会重复和遗漏再通过表格使学生自然而然找到搭配的规律:不同帽子的顶数×不同木偶的个数=搭配的种数。换换紧扣,层层深入,使学生经历了“实物搭配——体会符号思想——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另外在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条理、有顺序的做一件事情,学生把实物演变成简单的数学符号,当遇到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或是把它先简单化,既重视了数学思想的渗透,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二是理解学生,主要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才能知道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动手操作你想用什么符号表示,学生同坐操作实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平台展示学生的创造,叙述自己的想法,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加强月提高。教者没有对有关规律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而是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反思、总结。夏老师根据问题借助实物进行观察操作,用画图的方法进一步探索,采用简明的符号进行思考,通过这些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既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鼓励了富有个性的积极思考,并相应发展了学生符号感。
三是理解教学,主要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反映这些特点,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本课教学中,夏老师善于采集采集生活中的现象,上课一开始的游戏,在揭题后出示实物,产生搭配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搭配,寻找规律。另外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举的例子也都是来自生活,如鞋袜的搭配、衣裤的搭配等,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围绕问题展开对蕴含其中的数学贵了的探索,既能激活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又充满情趣,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
由于夏老师高效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实现了“目标优化”——凸现出学生“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的过程;实现了“手段优化” ,——创设情景,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实现了“练习优化” ——有效落实、巩固新知,为学生的智能发展提供了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