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现代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是指( )。
a.产业工人和产业社会
b.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c.介于微观和宏观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组织“集合”
d.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
2.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其中主导产业的变换历程是( )。
a.农业一工业一建筑业
b.第一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三产业
c.信息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
d.农业一林业一服务业
3.波拉特法是运用( )结构来研究产业的一种方法。
a.国民收入
b.地域
c.劳动力
d.增加值
4.信息产业中不包括( )。
a.电信业
b.建筑业
c.出版业
d.软件业
5.在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中,信息系数与( )直接相关。
a.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b.计算机普及率
c.衣、食、住的支出在个人消费中的比例
d.人均年通话次数
6.价格卡特尔是一种( )行为。
a.差别化竞争
b.非合作竞争
c.锁定客户
d.定价协调
7.以下因素中,( )会限制电信市场的竞争程度。
a.引进外资
b.全业务经营
c.市场进入壁垒
d.企业自主定价
8.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简称为h指数)是用来测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之一。若a、b两个国家通信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分别是ha和hb,且ha>hb,则( )
a.a市场竞争程度更强
b.a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c.a市场垄断程度更强
d. a市场是完全垄断市场
9.在竞争环境下,如果通信企业要通过运用交叉补贴手段排挤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该通信企业( )。
a.只提供垄断性业务
b.只提供竞争性业务
c.同时提供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
d.提供普遍服务
10.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管理体制的特点是( )。
a.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
b.政企分开、邮电分营
c.电信总局实现企业化经营
d.电信企业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
11.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电信管制机构在法律和行政地位上( )。
a.依赖于政府
b.依赖于企业
c.依赖于消费者
d.趋于独立
12.从管制的角度,随着电信业的发展和竞争,互联互通在费用方面强调基于( )进行结算。
a.短期边际成本
b.长期总成本
c.短期平均成本
d.长期增量成本
13.在垄断经营情况下,电信普遍服务主要是通过地区补贴和( )来实现的。
a.用户补贴
b.税收补贴
c.工资补贴
d.业务交叉补贴
14.为确保邮政普遍服务,应由( )控制普遍服务类业务的资费。
a.消费者协会
b.邮政企业
c.人民代表大会
d.政府
15.根据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将成本划分为( )。
a.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
b.历史成本和预期成本
c.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d.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16.电信接入成本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初始成本、连接设施成本和互联使用费用,其中( )属于一次性投入的费用。
a.互联使用费用
b.初始成本和互联使用费用
c.连接设施成本和互联使用费用
d.初始成本和连接设施成本
17.成本分摊标准的制定,理论上应该体现因果关系或者受益原则,而在实践中通信企业在应用fdc法测算成本时,所采用的成本分摊标准更多地考虑了 ( )。
a.因果关系
b.受益原则
c.可操作性
d.市场需求
18.邮政通信企业在现有的网点上,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供多样化服务,这可以发挥( )效应来获得更高效益。
a.规模经济
b.服务经济
c.范围经济
d.网络经济
19.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了企业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的明显支出,还包括了比较隐蔽的( )。
a.沉没成本
b.机会成本
c.共享成本
d.共同成本
20.按照( )分类,通信资费可以分为竞争性业务资费和非竞争性业务资费。
a.业务的需求结构
b.业务的市场结构
c.用户类别
d.资费定价策略
21.通信企业针对高峰负荷需求制定较高资费的理论依据是高峰需求的( )。
a.业务量分布不均匀
b.业务量分布均匀
c.边际成本大于非高峰需求的边际成本
d.生产能力大于非高峰需求的生产能力
22.各国在制定邮政包裹资费时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计费区域或地带,分别制定包裹资费标准;二是按照邮件寄递里程,以公里为单位分为若干等级,制定包裹资费标准。这两种计费方式都属于( )。
a.地带邮资制
b.均一资费制
c.里程邮资制
d.递进资费制
23.电信市场引入竞争后,如果原有电信运营商实行交叉补贴,会造成事实上的 ( )。
a.选择资费
b.资费再平衡
c.市场退出壁垒
d.市场进入壁垒
24.在电信资费再平衡的过程中,资费逐渐( )。
a.高于成本
b.回归成本
c.低于成本
d.趋于平均化
25.属于固定资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