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一班学生学习规范化一日常规
为指导和推动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制订《七年级一班学生学习常规》。
一、学生学习的基本态度和总体要求:
第一,四“有”态度:
l、有时必用 2、有疑必问 3、有题必做 4、有错必纠
第二,四“得”要求:
l、坐得住 2、学得进 3、记得牢 4、用得上
二、学习常规
(一)课前常规
1、认真复习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
2、课前要预习,通过预习为掌握新知识扫除一定的障碍。
3、上课预备铃响后,要迅速就座,保持安静,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 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 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 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 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 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 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 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自习课常规
⑴自习课(含晚自习课或因教师请假改为自习的课)应和平时上课时一样,执行考勤制度由纪律委员负责点名登记,学生不得中途擅离教室。
⑵在教室应专心致志地复习、做作业或预习。保持教室安静,不得高声谈笑,不得随意换位,不做妨碍他人的动作。
⑶提倡独立思考,应独立完成作业,如果有疑难的地方,应先作好记录或符号,课后向教师和同学请教。不得在自习课议论,以免影响他人。
(4)纪律委员应将当天自习课情况作好登记,并及时向班主任汇报。
(四)、作业常规
⑴作业应在复习、预习的基础上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并在教师指定时间内上交。
⑵作业的书写要严格按照教师确定的规范、格式,字体工整,书面整洁。
⑶各科作业本一律由科代表或教师指定的同学收发,并要登记未完成作业同学的名单,连同作业一起交给任课教师。
⑷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
(5)非书面形式的作业均要按教师规定的要求完成,并按教师规定的检查方式执行。
(五)考试常规
1、 认真参加考试,冷静细心应试,准确答题作题。
2、 严格遵守考试规则,忠诚老实,决不作弊。
3、测验、考试后,要逐题分析得分与失分的情况,从学风、从基础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找出薄弱环节。
4、提出今后努力方向,制定具体措施。
文 章来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