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下联是:“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告诉学生慈禧六十大寿时有人愤然书此联于北京墙头,声讨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卖国行为。上联是说慈禧做寿,那么下联的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又指的是什么,慈禧做寿和三军败绩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这样通过对联里隐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学习,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新课分为五个部分: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战争的余波(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原因),分为四个方面:
(1).日本方面:先简单介绍日本的概况,主要介绍两个方面: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少。然后问学生,这样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很容易得出结论:缺少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紧接着问:怎么办?学生会说:对外侵略。再问:为什么日本也会选择侵略中国?学生会想到两国距离近,中国大门已经被打开,清政府软弱好欺等。对这样的答案给予肯定。
这时再介绍一些中日关系的历史,并展示日本制定的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 “大陆政策”。通过这部分介绍,学生会得到两个信息:第一,日本在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学习了中国,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中国反而会战败;第二,从日本以前侵略中国的史实和“大陆政策”可知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
(2).中国方面:清政府不积极备战,李鸿章天真的认为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夷制夷”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慈禧忙于筹备自己的六十大寿,也不希望战事再开,印证了开始的对联。
日本蓄谋已久,而中国却不积极备战。从以上两国对战争的态度,学生已经可以判断出战争的结果。
(3).国际上:告诉学生,列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对日本的侵华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国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虽然原因不同,但对日本侵华都采取不干涉政策。
(4).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战争的导火线。这部分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朝鲜出现农民起义,会请求中国派兵镇压而日本会主动派兵。通过简单介绍中、日、朝三国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和朝鲜宗主国和藩属国这种保护与被保护的特殊关系,以及朝鲜对中日两国的军事价值,所以日本趁火打劫。
以上部分通过展示材料,介绍背景,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主动回答几种方式讲授了战争的原因,突破了日本发动战争是蓄谋已久的这个难点。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结论从史实出的习惯,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能力。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经过我把它简化为一句话:“两个阶段,四次战役,一个政策”。两个阶段,1894年7月到9月是战争的第一阶段,1894年10月到 1895年4月是第二阶段;四次战役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一个政策是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在讲授战争的经过中,通过讲授爱国军民的抗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的正气。同时批判那些投降派的无耻嘴脸,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部分运用图示法利用多媒体演示,结合地图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四次战役战场的变化,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经过,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结合战争原因和经过去思考探讨。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对于“中国战败的原因”这一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设置问题“为什么曾经向中国学习过的日本,会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如果清政府积极备战,战争能取胜吗?”,让学生结合刚学习过的战争原因和经过进行讨论,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经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政治的腐败,没有积极备战,日本蓄意发动准备充分,将领临阵脱逃。教师肯定并总结答案。然后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她在战争中避免失败的结局,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没落,不改变这种落后的制度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使国家富强。这样,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封建制度必须要改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改革封建制度的活动。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