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第 七 节 鸟 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2、了解鸟的繁殖的特点3、了解鸟对人类的益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难点:双重呼吸[复习旧知识]在我们已学过的动物中,哪一类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它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哪些?1.爬行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2.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起保护作用。3.幼体的发育彻底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成了真正的陆生动物。4.体内受精、用肺呼吸。[引入新课]我们所学习的动物是从进化的角度来安排的,即从节肢动物到鱼类又到两栖类,然后到爬行类再到鸟类。爬行动物用身体的腹面贴在地南上爬行,适应陆生生活的能力还较弱。在地球上称霸一段时间后,如恐龙曾辉煌一时,后来逐渐被鸟哺乳类所淘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鸟类,全世界的鸟类共约9000种,我国有近1200种,提起鸟类,大家首先想到的它有哪一大特征呢?(飞翔) 鸟类能飞,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
鸟类-教案,标签: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http://www.suxue6.com
第 七 节 鸟 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2、了解鸟的繁殖的特点3、了解鸟对人类的益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难点:双重呼吸[复习旧知识]在我们已学过的动物中,哪一类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它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有哪些?1.爬行动物的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2.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起保护作用。3.幼体的发育彻底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成了真正的陆生动物。4.体内受精、用肺呼吸。[引入新课]我们所学习的动物是从进化的角度来安排的,即从节肢动物到鱼类又到两栖类,然后到爬行类再到鸟类。爬行动物用身体的腹面贴在地南上爬行,适应陆生生活的能力还较弱。在地球上称霸一段时间后,如恐龙曾辉煌一时,后来逐渐被鸟哺乳类所淘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鸟类,全世界的鸟类共约9000种,我国有近1200种,提起鸟类,大家首先想到的它有哪一大特征呢?(飞翔) 鸟类能飞,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要数雨燕,有一种针尾雨燕,飞得极快,一小时能飞300公里。从南京到上海,让它沿铁路飞行,只需要1小时2分钟、就可飞到,比现在的特快列车还要快三倍,而且雨燕能连续飞行10小时。隼的飞行速度也很快,当它们在空中追捕一只飞鸽时,一刹那的速度可达支每小时360公里,但不能像雨燕那么持久地飞行。 附:隼(sun):一种凶猛的鸟,上嘴勾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希望能像鸟一样飞向蓝天。传说早在20xx多年前有名的工匠鲁班曾研究制造了一只"木鸟"。1900多年前西汉人用鸟羽作翅膀绑在手臂上,头和全身也都披着羽毛,取得滑行数百步的成绩。希腊人阿奇太和德国人等也作过飞行实验,但都毫无结果,直到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终于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梦寐以求的飞向蓝天的愿望。飞机的制造成功主要是在研究鸟类如何能飞翔中得到启示的。 现在,尽管飞机飞行的速度和高度都远远超过了鸟类,但飞行技巧,灵活性等方面与鸟类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而且坐飞机要买飞机标,出境又要检查,又要有各种手续不太自由,要自由就要像鸟一样飞。那么,怎样才能飞起来呢? 这得从它的形态和结构谈起。 1. 身体呈纺锤形,外被羽毛,以养活飞翔时的阻力。 问:(1)鸟的体形怎样?对飞翔有什么好处?(2)用滴管把水滴在家鸽的羽毛上,你看到什么现象?这对鸟本身有什么好处?(3)列举生活中,你所知道的羽毛的用途想一想,羽毛对飞翔有什么作用? (1)鸟的体形呈纺锤形,减少了飞翔时空气的阻力。(2)将水滴到鸟的羽毛上,大部分的水会滑落,少数粘附在羽毛上的水滴,鸟只要抖一下便能抖落下来,可以减小飞行时的负重。(3)羽毛增大了鸟的体积,减小了密度,羽毛还有保温的功能,为使鸟类成为恒温动物提供了条件。 鸟类的飞行器官的动力是什么呢? 2.前肢变成翼,作为飞翔器官。 在所有飞翔物体中,鸟类是最完善的,鸟类的飞翔能力实际上就是鸟类与重力作斗争的独特机能。一般地说,物体离开地面飞行,必须产生足以克服自身重力的升力。当升力超过体重就能上升。升力的产生与鸟类的翅膀的结构有关。鸟类翅膀上部表面凸起,下面表面略凹,空气在翅膀上部表面比在下部表面渡过快,产生升力。鸟类增加挥动翅膀的次数,能增加升力。蜂鸟飞翔时,翅膀煽动的次数极频繁,每秒可达500多次,以致在双翅振动的地方可见到雾状光环。由于蜂鸟的高频振翅,它能飞到5000米的高度。 鸟类身体结构轻七如有一种“军舰鸟”,它的两个翅膀展开竟达2米多宽,而骨骼却只有100克重,结构坚固灵活,这是为什么呢? 3.骨骼坚而轻,有的中空,多有愈合现象,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鸟的骨骼,有的发生了愈合,如脊椎骨;有些骨很薄,如头骨,吃鸟时这的头骨极易咬碎,比较长的骨,大多中空,内部充有空气,如腿骨。 鸟类飞行的动力是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胸肌是鸟类飞翔的“发动机”,大小胸肌的交替收缩和舒张使翅膀升高和下降,胸肌质量较大,占全身的1/5,胸肌附着大龙骨突上,靠近身体底部,使鸟飞翔时不至于上重下轻,维持身体的平衡(吃鸟吃胸肌)。 鸟后肢的肌肉也比较发达,这与鸟类常用行走、攀援、捕食、游泳等有关(吃鸟吃腿)。 鸟的颈部灵活转动,使头部的感觉器官能及时摄取外界信息,作出反应。鸟类是生物界时最突出的“飞行家”。许多鸟类不化能高飞,而且能持久地飞。飞翔是一种剧烈的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一办飞翔的鸟所消耗的氧所比休息时大21倍,那么鸟是怎样给飞翔时提供大量的氧气的呢?人走到了高空会呼吸困难,那么鸟呢? 4.肺连通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鸟的呼吸与一般的动物不同,一般的陆生脊椎动物呼吸时支空气吸进肺里,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然后呼出。而鸟的体腔内有许多由薄膜构成的气囊,与肺相通。吸气时,一部分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前气囊中的空气直接呼出,后气囊中的空气经肺呼出,又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在一次呼吸过程中,肺内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因此叫做双重呼吸。 鸟类在静止时,呼吸作用是靠肋骨升降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飞翔时,由于胸肌处在紧张状态,不能采取这样的呼吸方式,只有依靠气囊才能完成强烈的呼吸作用。满足飞翔时高能量的消耗。当翼上举时,当翼上举时,气囊扩大,由于内外气压不平衡,空气迅速进入肺和气囊。除部分空气由于未经肺内的毛细支气管,所以是富有氧气的。当翼下降时,气囊受到挤压而收缩,把原来贮存的空气压出,再度经过肺而排出体外。气体第二次经过肺时,又进行了一次气体交换,所以无论是吸气,还是呼缺陷,肺前后两次进行了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可见,气囊的出现和“双重呼吸”是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重要适应,保证了飞翔时剧烈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 气囊的作用:减轻密度,散发热量,得到充分的氧气的作用。 浑浊空气 新鲜空气 兵分二路,充分利用。 5.牙齿退化。 鸟类的牙齿退化(食物不经咀嚼直接吞下,以养活在地南上摄食的时间),吞咽的食物贮藏在嗉囊里。 这样的结构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能给鸟以足够的能量(边吃边飞),坏处是:导致鸟身体的质量增加,一利于飞翔。 鸟飞翔时,是边吃边飞的,不可能飞一飞再停下来吃食物。有没有同学见过鸡、鸭在吞食沙子。(有) 那鸡、鸭为什么要吞食沙子呢? 鸡、鸭吞食沙子并不是完全不利的,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为保证向身体各部分提供氧气和营养,鸟的心脏负荷量是较大的,从结构上来看: 6.心脏四腔,血液不混合,供给组织细胞都为含氧量高的血,比两栖类大大地提高了氧气的输送效率。出现了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 由于鸟类有了完善的产热和散热的能力,因而产热,散热相当,使体温可保持相对稳定,减小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范围。 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能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仍然保持恒定的动物叫恒温动物。 鸟类是我们学到的第一种恒温动物。 经过训练,鸟类是否会必变随地大小便的毛病? 7.没有膀胱,不贮存尿液。 再训练也没有用。因为它没有膀胱,肾脏产生的尿液连同粪便一起随时排出体外。 作用:减轻体重,减轻飞翔时的负担。 8.雌鸟的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 作用:减轻身体质量,利于飞翔。 9.大、小脑发达。这与鸟类视觉敏锐有关。鸟从几百米高空看下来,对下面的情况仍能看得十分清楚。 小脑的功能: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运动。总结:鸟类为了适应飞翔生活,在形态结构上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减轻身体的质重和密度;二是增强新陈代谢。构书安排:一.外形与飞翔生活相适应。1.身体呈纺锤形,外被羽毛,减少飞行阻力。2.前肢变为翼,是鸟的飞行器官。二.内部形态结构与飞翔生活相适应。1.骨骼
Tag:初三生物教案,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免费教案 - 生物教案 - 初三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