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速学网教学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教学教案» 正文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教学教案

[09-09 18:43:55]   来源:http://www.suxue6.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436

概要:五、总结: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因此这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六、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而且也有一个“论”字,怎样改好?如:《兴亡论》等。七、品语言并读课文。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并做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八、课堂练习:投影仪。九、背诵第三段。板书设计:(投影片二) 时间 事件 道理盛衰之理 盛(得) 908年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忧劳可以兴国在于人事(论点)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衰(失) 926年 ...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教学教案,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http://www.suxue6.com

五、总结:

全文围绕“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句来谈,因此这句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文是从序文的角度命题的,《六国论》《过秦论》是从史论的角度命题的,如果也从史论的角度给本文命题,而且也有一个“论”字,怎样改好?

如:《兴亡论》等。

七、品语言并读课文。

本文的语言最突出的特色是抑扬顿挫的笔法。以第三段为例,本段文字句式上有问句,有叹句,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读起来就有了抑扬顿挫的效果。从内容上看前一个大句子写的是“盛”后一个大句子写的是“衰”,读是注意语气。 问句读上扬调,叹句读下降调。

并做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

八、课堂练习:

投影仪。

九、背诵第三段。



板书设计:(投影片二)

                          时间          事件                  道理

盛衰之理     盛(得)     908年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忧劳可以兴国

在于人事

(论点)                  912年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         函梁君臣之首

衰(失)    926年         身死国灭               逸豫可以亡身



历史教训:“夫祸患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哉?”

 http://www.suxue6.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082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一文由(www.suxue6.com)www.suxue6.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伶官传序(论坛精华帖)-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速学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