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审视市容环卫各项工作,我们感到还存在许多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得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在思想观念中,依然摆脱不了一些条条框框和陈旧观念的束缚,习惯于简单地按照规定、习惯和文件条文办事。对基层和环卫一线要求最紧迫、联系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及时研究解决的措施。如工作存在的被动的贯彻、和应付检查等、环卫工人工资偏低、工作条件艰苦等问题。
(二)缺少用战略的眼光谋划市容环卫发展的长久规划。工作思路上为只谋一域,重解决当前矛盾和困难,而对市容环卫发展长远规划,特别对环卫基础设施,如垃圾中转站、公厕的布局规划上考虑不足,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理解不够深刻,工作中缺乏预见性探索与研究。
www.suxue6.com(三)深入调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力度不够。面对市民群众对城市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面对城市环境与城市发展速度不相协调,且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我们研究不深,指导不够;针对城中村、社区卫生清扫保洁,如何解决城中村、社区清扫盲点,解决城中村、社区脏、乱、差问题;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如何正确引导,积极宣传生活垃圾不处理、乱处理的危害;针对环卫基础设施薄弱,如何加强建设,合理规划,大力兴建一批垃圾中转站、公厕;针对市容观瞻问题,如何采取措施,按照标准,做到店招店牌上下一条线、伸出一个面。通过这次调查,我局将发现的问题集中梳理出来,切实加大解决力度。
(四)机关效能建设有待加强,工作作风要进一步改进。深入基层,主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办事效率不够高。机关内部管理机制不全,某些职能界定不清,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甚至严重缺位,对基层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局领导班子尤其是自身分析检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摆脱畏首畏尾的思想束缚。认为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比较稳妥,担心用新的方法,会有风险,带来麻烦。对没有政策规定的,以前没有做过的,领导没有指出的,不敢突破,怕没有依据,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稳定。因而习惯于沿用既有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思维定式。
(二)学风不够扎实。对新理论、新知识、新要求、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深,对制约和影响市容环卫工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导致原本有限的调研工作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显得无力。缺少对市容环卫发展一些根本和长久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导致在工作中有时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疲于应付。
(三)工作作风不够硬朗。有追求一团和气,认为从事市容环卫工作的干部职工工作很不容易,平时工作辛苦,而且压力大,在机关日常管理上存在制度执行不严,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方法不当的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市容环卫系统在社会上的形象,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对树立行业新形象没有起到一个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市容环卫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一)把学习放在首要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首先是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坚持集中学习与领导班子成员平时自学相结合,突出加强理论和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加强工作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和班子成员业务知识和工作水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虚心向基层和群众学习,自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基层干部群众的新创造、新经验,指导新的实践。第三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突出抓好把学习成果落实到促进市容环卫工作更快更好发展上来。
(二)紧紧围绕“十大工程”的长效管理工程,狠抓市容环卫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市容环境水平。
(1)强化环卫意识宣传,规范公众卫生行为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公众环境意识、卫生习惯和个人素质,是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的关键。一方面要长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形式应多样化,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城中村、困难企业家委会等居住环境比较差、外来人口比较多、租住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要把宣传教育工作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急于求成,但最忌一曝十寒。另一方面要规范约束行为公众行为。制定严管重罚的法规或规章,我们认为,一个城市光靠清扫是很难做到整洁的,更关键的还是在于管。有人管事,又有人干事,才能事半功倍。
(2)统筹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切实筑牢环卫管理基础
一方面尽力争取市里支持。目前的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卫车辆等投资是以市里为主,所以我区应做好规划,对环卫设施建设提前做好合理布局,包括对人口稠密区环卫设施的重点布局和偏远乡镇环卫设施的提前布局,尽可能争取市财政的资金投入和重点扶持,力争对我区垃圾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全部配置压缩设备。另一方面区里要加大环卫设施建设用地的支持。力争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硬性要求,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相关政策措施。努力协调各镇、街办尤其是行政村建设用地问题。确保资金、用地双到位。同时,针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在全区43个近郊村和远郊村,要逐步兴建一批垃圾中转站,合理布设垃圾池,逐步形成由近及远、由内向外渐进延伸,最终实现全区环境卫生管理全覆盖。
(3)完善市容环卫长效管理,确保创建成果不反弹。
我局以常态管理为主,多项整治为辅,全力把好“三道关”。狠抓市容观瞻、渣土运输的审批,把住源头关;细化我区市容系统工作网络图,充分按照路定人、人定岗、岗定责的要求,把住监管关;落实责任追究,在日常工作和各项整治工作中,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少有作为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把住收尾关。从而解决长效管理难落实,创建成果易反弹的问题。